4年前没人会想到楼市会发展成今天的局面,房子有多难卖?看几个例子:
杭州西溪湿地的豪宅法拍房,起拍价1500万,经历了三次流拍,最后挂牌量降到了900万,我们看到的只是数字,但600万的差价对普通人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
成都一家网红盘成交就抛售,房子还没捂热,当地二手房市场一夜激增7000套房源。
广州热门区域珠江新城的中介门店,开始用Excel表格来统计“超低价房源”。
这些情况不是电影,而是现在真实存在的,这让我想起了马云在杭州云溪大会上的一句话:“未来房子会像葱价一样便宜”,现在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新房市场也差不多,销售面积同比跌了25%差不多。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
先说人口问题,去年出生人口是956万,还是持续负增长,今年估计能少100来万,明年就更不好说了。
人口对市场的影响显而易见,没有人,房子卖给谁?老年人又不需要买房,年轻人压力大,又要养孩子,又要养老人,还有教育、医疗支出。
2025年可以被看作是转折点,政策上会变动,房产税试点范围扩大,比如深圳前海、南京江北新区可能成为首批“实转”区域,征税标准与人均住房面积挂钩。
保障房数量供应增加:像北上广深是保障房推进的重点城市,北京昌平、上海临港的巨型保障房社区即将竣工,未来可能会像新加坡的模式一样,60%的房子都有政策属性。
最大的变化还是人口,老龄化增加,新生人口减少,买房主力军越来越少,买房的老人越来越多,供需关系再也回不到以前了。
现在是买方市场,卖方要求着买家,房子品质要好,公摊要小,还得是现房,首付门槛极低,贷款利率下调。
这些情况以前想都不敢想。
作为普通人该怎么办?我觉得刚需该买就买,没什么好研究的。
当然了,前提是资金充裕,别过度消费,手里只有10万,却想首付30万买房,这是给自己增加负担,给家庭带来风险。
房价告别普涨,但也不是世界末日,该买房买房,该卖房卖房,记住别去炒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