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谭浩俊财经视角

哪吒2》之风吹得够猛,堪称狂风,不只是实际票房“噌噌噌”往上涨,截至2月9日14时31分,票房(含预售)已突破78.09亿元,超过《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40;对《哪吒2》的票房期待以及在全球电影史上的地位,也让许多人充满了好奇和极大的希望。更有一些人认为,中国电影终于打破了好莱坞的垄断,可以全力冲击好莱坞了。

说实在的,对《哪吒2》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能够引发广大观众共鸣,并在国外引起许多关注,确实是中国电影迈出的重要步伐,也是中国电影人不懈奋斗的成果。尤其是《哪吒2》,又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由中国人共同制作的一部大片,对《哪吒2》寄予更多期待和希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事实也是,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5000多年辉煌历史,更具有丰富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挖掘的文化素材、文化内涵、文化元素、文化潜质非常巨大。关键在于,如何才能做出一部又一部的精品,做出真正能够把观众的心紧紧扣住的巨作而《哪吒2》的成功,无疑给了电影工作者一个启示,也给了广大观众新的期待。

现在的问题是,《哪吒2》能够产生这样的效应,可以说已经成功。那么,当如何看待《哪吒2》的成功呢?《哪吒2》的成功,是否意味着中国电影已经形成对好莱坞垄断电影市场的冲击波呢?


很显然,《哪吒2》只是在全球电影市场掀起一点涟漪、产生一些影响,要想中国电影对全球电影市场产生冲击波,给好莱坞电影形成真正的挑战,仅靠一部《哪吒2》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问的是,《哪吒2》之后,下一部《哪吒2》在哪里?是今年、明年、后年,还是更长时间?因为,《哪吒2》团队,用了整整5年时间才拿出了这部巨作。而且,在这部巨作中,不仅汇集了《哪吒2》团队的作用,还汇集了其他团队对《哪吒2》团队的支持和帮助。也就是说,这是一部中国电影工作者共同打造的电影精品、电影巨作。

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要想真正打造出中国的电影巨作,不能仅靠资本的力量、靠拔苗助长式制作影片,也不能单打独斗、不能排斥其他团队的参与,而是要用时间、用精力、用耐心、用凝聚力去打磨,要集中所有的力量,共同打造。好莱坞能够成为好莱坞,也绝不是靠某个团队单打独斗形成的,实际是一支聚集了美国电影精英,不,全球电影精英的共同智慧和力量。


也正因为如此,在关注《哪吒2》票房、关注《哪吒2》在全球电影市场中地位和影响的同时,更多的还是要思考一下,下一部《哪吒2》何时才能诞生。中国电影可以不要每一部影片都像《哪吒2》一样成功,但一定要从一棵参天大树变成一片森林,在这片森林中,可以有《哪吒2》》《长津湖》《战狼》系列和《探案》系列,也需要票房不是很吸引眼球,但深受观众好评的普通影片。

而从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来看,相当一部分电影工作者追求的是依靠资本的力量快速产出,并依靠资金的力量疯狂宣传,实际上,电影的内涵和文化都非常的浅。譬如今年春节档大片中,有的投入比《哪吒2》还多,但是,票房却相差巨大,原因就在于,打磨的时间太短,赋予的文化内涵太低,对观众的真实情感太不了解。资本可以让一部电影出现暂时的火爆,但绝对进不了观众的心,那么,也就不可能让观众带来更多期待。


也许,这就叫浮躁。殊不知,在中国十多亿观众的眼里,真正得到认可的,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连续剧,能够津津乐道的,还是那些依靠打磨推出的电视剧。譬如87版的《红楼梦》,也是像《哪吒2》一样,打磨了相当长的时间,以至于《红楼梦》中的许多演员和工作人员,都成了红学专家。

这也进一步告诉我们,中国电影要想缩短与好莱坞的距离,广大电影工作者还是要把重点放在“用心”上,要真正用“心”去打造影片,而不是用“钱”去催熟影片,要脚踏实地,要一步一个脚印。拍巨片需要钱,但只有“钱”而不用“心”,投再多的钱也很难赢得观众的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