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素娇 图/玉峰鹿鸣工作室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元宵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家国情怀、镌刻着文化基因、寄望着满满期盼,成为中华儿女共同的记忆。在这个诗意而浪漫的日子里,万家灯火、华灯初上、车水马龙、人语喧闹,元宵节红红火火、“元”气满满,既烙印着时代、国家发展的鲜明纹理,也层叠着文化、情感的厚度。
元宵的“元”气满满,是文化的有力传承与传播。“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元宵节又称灯节,灯海处处可见。从极具观赏价值的非遗花灯到寄托美好愿望的放河灯,从“元宵奇妙夜”的灯光秀到随风飘起的孔明灯,“灯如昼”的盛景在全国各地上演,“灯”里蕴含着绵绵的情意,“灯”外绵延出“美美与共”的祥和欢愉。元宵节,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随着一盏盏“灯”流淌,催生出对传统文化追求的风尚。“闹”元宵作为文化表达载体的传统节日,也在全世界引领着“国潮风”,赏花灯、吃汤圆、舞狮子、猜灯谜等元宵节传统民俗活动,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一种流行时尚。汤圆的“甜味”、龙狮的“欢腾”、花火的“绚丽”,无不向世界展现出中华文化的万千气象、绝美风韵,中华文化的全球开“宴”彰显着底蕴千年的文化自信。
元宵的“元”气满满,充盈着消费活力。接过春节饺子的“接力棒”,各地汤圆进入热销期。江苏的雨花石汤圆晶莹闪亮惹人爱,重庆的火锅汤圆宴推出不同风味的汤圆以满足游客的尝新味蕾,上海老字号推出“中西混搭”美式咖啡汤圆吸引了大批人流……各地一边用“高颜值”挑动味蕾,一边在原料上暗下功夫,更多的汤圆“套餐”增添了元宵的消费热度。在“饱口福”的同时,人们还能沉浸式体验节庆、集市、民俗活动,汉服巡游、戏曲展演、歌舞表演等将轮番登场,各地餐饮、商圈和旅游消费场景成为“元宵喜乐汇”,拉满元宵节日氛围,点亮各地“夜经济”。增加优质产品供给、上新“沉浸式”的消费场景,充分挖潜出元宵佳节新的消费力,映照出城市经济的温度与活力。
元宵的“元”气满满,绘就着团团圆圆的最美底色。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被称为“元宵节”,寓意着和睦团圆。不论元宵的形式怎么变,“圆”始终是元宵节的主旋律,团圆的寓意不会变。抬眼是圆月当空、低头是圆滚滚的汤圆,从天上月圆到人间团圆,处处都是甜蜜欢乐的图画,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浪漫情怀,凝聚着温暖的情感记忆。元宵文化的“团圆”和“美满”等美好愿望正契合中国扩大开放、促进合作共赢的美好愿望,蕴含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意涵。“小家”和“大家”交织辉映、同频共鸣,家国一体、家国同心,承载着美好向往,向着步步好、节节高的未来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