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我给孙子和龙凤胎外孙各发1000元红包,本以为很公平,儿媳的话让我很恼火
我叫李业玲,今年58岁,是一位农村老太太,无退休金;老伴叫张一航,今年59岁,自己承包了2亩茶园,除了成本,一年能赚个七八万。
来自李业玲的讲述,现实而又无奈。
我和老伴结婚已经35年了,两人感情很好,我们两人都比较勤快,一般不吵架。
我们有一儿一女,儿子叫张彬,今年34岁,大学毕业后在市里一家国企干会计,月工资7500元;女儿叫张晓暖,今年29岁,在市里一家糖厂上班,月工资4000元。
儿媳叫刘丽,今年35岁,是一名上市公司职员,月工资6800元。
儿媳家是市里的,父母都在体制内上班,儿媳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比较娇惯,有些小脾气,凡事都要斤斤计较。
刚结婚时,我们也不适应她的小脾气,亲家母多次说让我们都让着她女儿些,说她女儿心眼不坏,就是爱耍些小脾气,让我们多担待些。
我们为了儿子的小家能够幸福,也都答应了亲家母的请求。
女儿结婚已经4年了,生了一对龙凤胎,已经3岁了,女孩叫岁岁,男孩叫年年,两个孩子长得很可爱,我们都很喜欢他们。
生了两个孩子负担也重了,女婿下了班便去干兼职,可以说一天忙到晚也挺累的。
女婿在钢铁厂上班,是位普通工人,下了中夜班休息一会儿便去干兼职,为了两个孩子也是拼了。
女儿为了多赚些钱下了班还帮人家缝十字绣。
女儿女婿尽管勤劳持家,但毕竟有两个孩子,一年下来也攒不出多少钱,仅是够花的。
女儿女婿尽管没有什么大钱,但是对我和老伴儿挺孝顺的,逢年过节回来总是给我们买很多东西。
我和老伴都很心疼他们,就对女儿女婿说:以后别买那么多东西了,买一样就行了,手头又不是多么宽裕。
女儿女婿总是笑着说:爸妈,这是应该的,是我们应该孝敬您的,一年到头也就这么几个节日。
而儿子和儿媳就不是这样了,自从儿子结婚之后变得特别小气起来,要么空着手,要么就拿一样东西,临走的时候自己还把后备箱都装满了。
尤其是孙子出生后,儿子儿媳变得更加小气起来。孙子团团今年9岁了,每年给我们也就买200元的东西,而临走的时候他们什么都拿,尤其是儿媳唯恐拿少了。
有时儿媳会说多带两包茶叶,回去给她朋友们分分,我和老伴就给她找些大叶子茶,她还不愿意。儿媳专挑春天的小嫩叶绿茶,而那些茶叶都很贵,一两千一斤,我们都很心疼。
而儿媳也不当回事,拿去随便就送人了。不是我和老伴小气,是因为从采茶到炒茶的确不容易。
每年春节的时候,儿媳都得从我家拿一万多块钱的茶叶送人,而我们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如果儿媳正儿八经的把茶叶送给领导或长辈,我们也说不出什么,但她送的都是她那些狐朋狗友中不上什么用的只会巴结她的朋友。
我和老伴儿对儿媳的行为很反感,但也拿她没办法,让儿子劝她她也不听,还说他小气,说大了就要闹离婚。
前两年外孙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们都是给孙子2000元的红包,儿媳也挺高兴,因为毕竟我和老伴都是农民,也没有退休金,给2000已经不少了,村里其他人都顶多给200元。
这两年茶园的效益也不好,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外孙出生之后,我和老伴商量着孩子们的压岁钱就不给2000了,每个孩子给1000元就行。
今年老伴早早去银行取了3000块钱,按人头每个孩子分1000,装进早已准备好的红包里。
年初一的时候,孙子给我们拜年,我给他发了1000元的红包,我看见儿媳的脸色沉了下来。
等到年初二女儿女婿领着两个外孙回娘家,我给两个外孙一人发了1000元红包,这样三个孩子一共3000元。
我和老伴觉得这样发比较合理,按人头,每个孩子的金额相等,也比较公平。
而儿媳却不愿意了,他对我们说:你们怎么能这样?少给你孙子1000元,两家不应该相等吗?就这么一个宝贝孙子还不重视,反而偏心你外孙,有你们这么干的吗?
听完儿媳的话,我感觉很恼火,但我也不方便说什么,大过年的怕和她吵起来,就让儿子和她说清楚。
但儿媳根本就不听儿子的劝,一直说我和老伴偏心我女儿,还扬言要领着孙子回去。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结语:过年发红包只是一种习俗,无论金额大小都不要去斤斤计较,理论个高低。
无论老辈给小辈发多少红包,都是一种爱的传丞,要欣然接受。当然老辈在发压岁钱时也要注重公平,不要伤了儿女们之间的和气。
春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喜庆、快乐、和谐最为重要,我们不要为了红包而伤了亲人与亲人之间的感情,更不能因此而弄丢了亲人与亲人之间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