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鲁县把培育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好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大户的“头雁”效应,构建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搭上产业发展顺风车、分享更多收益,让小小合作社真正实现产业大收益。
连日来,开鲁县绿康富硒功能农业专业服务合作社忙得热火朝天。合作社负责人王军告诉记者,春节期间订货量很大,现在生产的都是各地的订单,主要是以全谷物粉为主,部分产品只能限量供应。
结合地方实际和市场需求,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业+基地”的经营模式,把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地串联起来,全程为社员提供技术指导、回收、加工和销售等服务,带动100多户农户发展特色富硒农产品。合作社还吸纳周边村民打工,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四合福村村民李泉种植的富硒葡萄和鸡心果,每亩地收入提高了1000块钱。他本人还在合作社打工,收入十分满意。“合作社回收咱们农户的订单,小麦、谷子回收价格高出市场价格3毛钱,玉米和豆类平均每亩地多收入二三百块钱。”李泉高兴地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多年来,依托开鲁县顺博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大榆树牲畜交易市场开市当日,各地客商和养殖户纷至沓来,一派热火朝天、供销两旺的繁荣景象。义和塔拉镇凤凰岭村养殖户王立友告诉记者,他家繁殖母羊150多只,长期在这个集市买羊、卖羊。“这个交易市场离我家不远,买卖都很方便。今天我拉来了22只羊,卖了19只,每只羊能多卖30块钱。”王立友说。
合作社依托开鲁县神榆畜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屠宰加工牛羊生产线。连日来,两条肉羊屠宰加工生产线正在加紧生产。开鲁县神榆畜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经理贾晓伟介绍,现在每天的屠宰量在六七百只,最多时候上千只,一年的屠宰量在二三十万只,平均每只羊的利润10多块钱。现在主打“神榆”品牌,以品牌的推广打造带动品质和效益的提升,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畜牧产业健康发展。
小小合作社,释放大能量。开鲁县强化政策扶持、技术支持和品牌培育,不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构建完善“合作社(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的作用。目前,全县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社1659家,这些合作社打破小规模分散经营固有模式,推动小农户与大市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连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开鲁县通过不断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运行机制、监管方式,进一步增强其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积极引导农民向土地要产业、要效益,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牧民提供就业机会,实现产业发展、群众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开鲁县农牧局局长范伟志对开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信心满满。
来源 │通辽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