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新闻周刊》报道,美军在周一表示,超过50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和水兵已被部署在中国附近水域的三艘大型舰艇上,形成了“随时待命、随时可战”的强大战斗力,禁止竞争对手改变地区现状。
具体来说,其实就是美国海军在以日本冲绳岛为基地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1远征队,近日加入搭载隐身战机F-35B的“美利坚”号两栖攻击舰、两栖船坞登陆舰“圣地亚哥”号及两栖船坞登陆舰“拉什摩尔”号,3艘大型舰艇组成了一支强大的两栖战备打击群。
按照美方的说法,组成这支两栖战备打击群的目的是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以及向周边快速投送军力。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在印太地区开展行动和竞争”。
至于这个应对所谓的“危机”,显然是意有所指,因为美军已将中国视为“步步紧逼的挑战”,中国日益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对美国国际影响力和权力的“长期风险”。
美军的相关说明显是有些夸大其词的,所谓超50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人员和水兵,其中大部分都是水兵,也就是操控驾驶3艘大型军舰的美海军水兵,而不是美海军陆战队人员。
具体来说,两栖攻击舰“美利坚”号,其舰载人员数量为1800人。而两栖船坞登陆舰“圣地亚哥”号的舰员人数为333名。两栖船坞登陆舰“拉什摩尔”号相比“圣地亚哥”号更为老旧,但作为同一类型的舰艇,其所搭载的舰员人数相差无几。
三者相加是多少呢?超过5000总数的一半水平。所以所谓的“随时待命”的强大战斗力,不过是美军的自吹自擂罢了。在中国人民海军已经发展壮大的现在,收拾美军3艘两栖攻击舰和船坞登陆舰,根本费不了太多功夫。
美国真正在亚太地区构建部署的强大战力,主要还是以2艘及以上的数量、且常态化部署印太地区的核动力航母战斗群,以及遍布中国周边海域的军事基地,比如在日本国内的冲绳基地、横须贺的海军基地等。
美国在遍布日本、韩国、菲律宾、新加坡以及澳大利亚的各类军事基地中,部署了大量的空军战机、陆军及海军陆战队人员,以及大量的海军舰艇,总人数高达近40万之多。具体衡量的话,就是美国海军近7成的战舰都被部署在了亚太方向。这也突出了美国对于中国的忌惮和重视,其所谓的“中国是美国最大的战略挑战”并不是说说。
不过,尽管美国将大部分海空军力量部署至亚太方向,但随着中国军力的快速发展,美国打造了“反华包围圈”正在逐渐崩毁。其中以“岛链战略”最为具有代表性,早在去年,美军就被曝出正在将冲绳军事基地的人员和装备后移至关岛乃至夏威夷,此举也被外界视为美国退守第二岛链的象征。所以在美军大踏步向后退却的当下,所谓的在中国家门口部署更多的战斗力量,不过是在自我催眠的同时,鼓舞周边盟友承担起美军后撤所留下的军事力量空白,成为其遏华的马前卒。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自特朗普重返白宫至今,时间还没有一个月。特朗普虽说上任后动作频频,但主要是针对美国国内的动作,比如取消美国际开发署在华盛顿的办公室、驱逐非法移民等。对外则主要是集中在贸易关税一块,比如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普遍性关税措施。在国际战略上,特朗普目前只是对乌克兰问题表达了明确态度,在亚太地区方向上的态度还不明确。如今随着美军的动作,以及特朗普在与来访的日本首相石破茂的会谈中,谈及台海和南海等问题,或许可以认为特朗普政府即将在中国周边搞一些新动作,对中国进行施压了,以为接下来的贸易等方面问题的谈判制造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