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水行动拉开帷幕
2024 年 2 月 10 日,对于华北地区的水资源保障而言,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这一天,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正式启动 2024 至 2025 年度调水工作 ,一场规模宏大的水资源调配行动就此拉开帷幕。本次调水计划向黄河以北地区输送 1.51 亿立方米的宝贵水资源,这些水将跨越千山万水,为沿线地区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在这 1.51 亿立方米的调水中,有 1.26 亿立方米将被送往河北、天津,受水区具体为河北省沧州市、衡水市以及天津市静海区。
华北水困,调水破局
华北地区承担着重要政治、经济与文化职能,却长期饱受水资源短缺困扰。这里人口密集,大城市群聚集,工业、农业用水需求大,但其属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仅 400 - 800 毫米,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
为维持经济社会运转,华北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如河北省地下水供水量占比曾超 60%。这引发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严重生态问题,给建筑物、地下管道及沿海地区土壤、水质带来危害。
南水北调工程是跨流域水资源调配战略工程,分东、中、西三线,旨在将长江水送往华北和西北。其中东线北延工程是东线重要延伸,它沿京杭大运河送水,扩大了供水范围,对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意义重大,成为改善当地生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年度调水详情直击
在本次调水行动中,输水线路规划科学精细。黄河以南利用东线一期已有输水通道送长江水;黄河以北与东线一期鲁北段、潘庄引黄工程、岳城水库等多水源、多工程联合调度。水从东平湖穿黄工程出口出发,经小运河至邱屯枢纽,沿东线一期引江线路,过六五河节制闸后沿六五河至牛角峪枢纽上游,通过潘庄引黄穿漳卫新河倒虹吸于四女寺闸下入南运河,最终至天津九宣闸。
多水源、多工程联合调度发挥各工程优势,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潘庄引黄工程在黄河水充足时引水,与长江水互补;岳城水库调蓄水资源,保障供水稳定。联合调度提高调水效率和安全性,更好满足沿线地区农业、工业、居民生活等不同用水需求。
生态效益显著彰显
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工程的生态效益堪称巨大,犹如一场甘霖,润泽着华北大地。近年来,该工程已累计向黄河以北调水 8.25 亿立方米,这一庞大的水量,相当于无数条生命之河在干涸的土地上流淌。其中,向京杭大运河补水 5.71 亿立方米,为这条古老运河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