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心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时间过的真快,转眼之间,就要来到正月十五,一年当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把这天称之为元宵节,农历的第一个月为元,而夜晚则被称之为“宵”,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便是元宵节。另外这天还被年称之为“上元节”,“天官赐福日”、“灯节”等等。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这天的习俗讲究也非常的多,比如祭祖、赏花灯、猜灯谜、舞狮、踩高跷、吃汤圆、吃饺子等等。当然最重要的习俗,还是和送灯,赏灯,放灯,闹花灯等。



为啥要把正月十五称之为“灯节”呢?

民间传说,在很早之前,人们都是以打猎为生,但是不小心误杀了天上的神鸟,这件事恰巧被天帝知道,他特别的愤怒,于是命令火神去人间放火,而这天正好就是正月十五的晚上。



这个消息传到了天帝的女儿耳朵里,她心地善良,不忍无辜的百姓受苦受难,于是就悄悄下凡,把这件事告诉了众人,众人听后,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出了一个主意,在正月十五的晚上,点亮万家灯火,而且还要放烟火爆竹,这样天帝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也就不追究了。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火神看到人间,红彤彤一片,而且烟火缭绕,以为已经遭遇了火灾,也就不用去放火了,这样人们才免遭劫难。



后来正月十五,就被民间称之为灯节,在这天的时候,到处灯火通明,虽然只是传说,但是闹花灯,以及把正月十五称之为灯节,便在民间早已流传下来,那么这天还有什么习俗和讲究呢?

正月十五“灯节”,提醒:1不踩,2不空,3不留,4要吃,迎来福气。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这些具体指是什么?

1不踩:踩踏花灯

一般在正月十五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花灯,有些悬挂着,有些则是提在手上,还有些会放到天上,另外还有些会放入水里,但是不管如何,我们都要记住,不要去弄坏花灯,更不要去踩踏花灯。



花灯的光明,寓意着前行的路,灯火通明,这个时候你去踩踏花灯,就把原本很好的路,给走弯了。

2不空:不空灯

正月十五这天是灯节,所以还有一个习俗也特别的重要,那就是不能去空灯,所谓的空灯,就是灯放在那里,但是你却不去点燃它,这个就是空灯,前面提到了,正月十五要闹花灯,把灯全部点燃起来,更多的其实是驱邪避灾。



所以在这天的时候,要记住,家里最好是灯火通明,家里的红灯笼,也要记住把它悬挂起来,寓意着生活红红火火。

3不留:不留杂念

什么是杂念?也就是阻碍自己念想的一些想法,或者说是乱七八糟的想法,在正月十五这天,也是天官赐福的日子,同时也是年收尾的日子,一切都将重新开始,所以一切不好的东西,或者是一切的杂念,在这天都要统统抛掉。



心无杂念,才能更好的前行,这样你行走的时候,才是光明的,就像十五的灯,照亮着前行的路。

4要吃:汤圆

在这天还要记得吃上一点团圆,不过在吃的时候,笔者还是要提醒大家,一次性不要吃的太多了,不然的话,容易造成不消化,而且汤圆含糖量比较的高,糖分摄入过多,也会容易上火。



因此,在这天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吃上一些汤圆,或者是糖分比较少的汤圆来吃,这样更利于身体的健康。

正月十五是灯节,在这样的日子当中,我们要记住遵循传统,同时在新的开始,给自己迎来好福气还有好运气,这样一整年就会顺顺利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