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规矩,先说观点再看新闻联播中的商业机会。今天的新闻联播中提到以旧换新政策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春节期间,汽车、家电、数码等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310亿元,这个政策确实给企业去库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那么以旧换新也好,消费补贴也好,对齐齐哈尔经济而言,作用大吗?今天,小编想就齐齐哈尔本地消费补贴的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消费补贴和以旧换新本质上都是为了刺激消费,那么齐齐哈尔财政补贴的钱刺激的消费,真是拉动齐齐哈尔经济增长,还是“放自己的水,肥别人的田”?

抛开国家和省里的补贴不谈,就说说我们自己城市财政的补贴。补贴的直接效果是消费者买东西便宜,生产厂家顺利销售了产品回笼了资金,中间商赚取了差价。对于我们齐齐哈尔百姓来讲确实是受益的,对齐齐哈尔的经销商来说也能够创造利润,但是真正受益的是谁?那肯定是商品的生产厂家和该厂家所在的城市。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厂家通过生产和销售不断做大做强,能够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所在的城市人口增加,百姓收入增加,城市的GDP增加,因此我们补贴的好处基本都流入了生产厂家所在的城市,我们的放出的水肥了别人的田。同样的道理,国家的补贴最终也是壮大了那些大企业所在的城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归根结底是齐齐哈尔是农业大市,轻工业和制造业很不发达,我们本地出产的大部分是初级农产品和附加值较低的工业产品,类似汽车、家电、数码这样的高端制造业基本是没有的,所以在这场补贴盛宴中,齐齐哈尔很难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最多是刺激了本地的消费,但消费出的大部分资金都流入了其他城市,这也是很多齐齐哈尔人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就是富不起来的根本原因,因为“我们的水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肥别人的田”。

在过去几十年,我们的中间商还勉强能够赚些差价,齐齐哈尔的实体经济还算过得去,但是电商的崛起,特别是直播电商的到来,让原本能够赚些差价的中间商完全失去了竞争力,齐齐哈尔实体经济在电商的冲击下彻底凋零,很多门市闲置,各大卖场人气低迷,最忙碌的就是各大快递公司,齐齐哈尔人甚至完全在用电商去替代实体消费,我们赚的钱再次赤裸裸的流入到其他的城市,我们怎么可能富裕起来。

综上分析,各种消费补贴是不能够拉动齐齐哈尔经济增长的,真正需要补贴的是齐齐哈尔本土的企业,只有我们的企业发展壮大了,生产出全国畅销的商品,然后扩大生产线,雇佣更多的人口就业,让齐齐哈尔本地人能够通过劳动赚更多的钱,只有这样齐齐哈尔才能够真正的富裕起来。反之,老是放自己的水去肥别人的田,我们永远都无法实现对发达城市的赶超。

2月10日《新闻联播》中蕴含的商业机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消费提振与政策支持

• 以旧换新政策:春节期间,全国汽车、家电家居、手机数码等“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310亿元,显示出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正在增长。企业可以抓住这一机遇,加大以旧换新活动的推广力度,同时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服务质量。

• 地方减负措施:如重庆推出7项措施减轻企业负担,包括减免不动产登记费等。这些措施将直接降低企业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中小企业可以关注此类政策,积极申请相关减免和补贴。

二、跨境电商与外贸政策

• 跨境电商支持:海关总署明确将加大对跨境电商出口和海外仓建设的政策支持,包括扩大退货试点范围、优化通关流程等。这将有助于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外贸企业可以积极申请相关政策支持,拓展跨境电商业务。

• 稳外资行动方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旨在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外资企业可以关注此类政策,寻求更多合作机会。

三、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

• 数字经济融合:各地正在加快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赋能新型工业化建设。企业可以抓住这一机遇,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科技创新投资: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企业可以投资于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科技创新领域,寻求突破性进展和商业机会。

四、区域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

• 区域政策:如东盟国家旅游团免签入境云南西双版纳,将刺激东南亚旅游市场及边境贸易。企业可以关注此类区域政策,拓展相关业务。

• 基础设施建设:如雄安新区一季度集中开工70个重点项目,涵盖基建、生态治理等领域。这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企业可以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标和合作。

五、其他商业机会

• 能源板块:随着我国油气产量当量的提升和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的增强,能源板块或成为投资热点。企业可以关注此类板块的投资机会。

• 物流行业:随着电商的蓬勃发展,快递物流行业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企业可以加大在物流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投入和创新力度。

综上所述,2月10日《新闻联播》中蕴含了丰富的商业机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和市场趋势,积极寻找和把握这些机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