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甭管是《哪吒之魔童降世》,还是它的第二部《哪吒之魔童闹海》,龙族一直是作为哪吒的强大对手和得力队友出现在影片中的。

明明他们的实力很强大,强大到对哪吒不屑一顾,甚至敢硬刚玉虚宫的程度。

可是,为什么这么强大的一个龙族,却被天庭困在了海底熔浆处,替仙人们镇压海底的妖族。可即便这样,他们也从来没被玉虚宫信任过,以至于无量仙翁即便栽赃陷害,也要将他们除掉。

那么,问题就来了,龙族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会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

杨角风谈《哪吒之魔童闹海》:多亏我熟读西游记,不然真不懂《哪吒2》中的龙族,为何如此凄惨?



一、

要想解释这个问题,咱们还得回到第一部影片中寻找答案,当时东海龙王跟敖丙说过这么一通话,解释了龙族无法离开海底的原因。

上古时期,龙族曾经是叱咤风云的百鳞之长,后来在仙族跟妖族大战中,他们选择了归顺天庭,并协助天庭镇压妖族。之所以要这样做,其实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想脱掉自己是妖兽的身份,成为天庭正规神仙。

可惜,最后龙族的目的虽然达到了,被天庭封了龙王,可是却也失去了自由。即便拥有了龙宫,可龙宫的岩浆之下却镇压着无数的妖兽,根本就没办法离开:

“美其名曰是龙宫,其实是天牢啊,我们如果离开这里,失去神力镇压的妖兽都将脱狱而出,我们是半步都离不开啊。”

是啊,龙王这个官职,不仅镇住了海底妖兽,连同龙族也被永远的禁锢在这座天牢里。之所以会是这个结果,东海龙王也给出了一个答案,那就是:

“龙毕竟是妖兽出身,哪能得到天庭的信任?”

但是,他们能想到的解决方法,并不是抵抗天庭,而是依然加入天庭。所以,等待千年之后,终于等来了灵珠转世。他们就想利用这次转世的机会,让敖丙炼去龙角,并打败魔丸,成为真正的灵珠。

这也是申公豹主动当敖丙师父的原因,只要敖丙通过封神大战的机会建功立业,封神登天,就能有机会将龙族带离这座天牢。



二、

东海龙王虽然知道自己的出身,决定了难以被天庭信任,但还是按照天庭的规则把希望寄托到了敖丙身上,而不是其他兄弟姐妹身上。

比如西海龙王、南海龙王和北海龙王,他们之前肯定是不愿意听从大哥,替天庭办事。所以,即便是被封了龙王,他们三个也是被锁链困住,更是离不开龙宫半步。这也是,第二部影片中,这三位龙王背叛大哥,通过另一种方式妥协,离开龙宫的原因所在。

也正是因为东海龙王把龙族复兴的所有希望寄托到了敖丙身上,才会在第一部敖丙死后,他发誓要报复陈塘关的原因所在,即便此举被玉虚宫知道,也在所不惜。

可惜,也正如东海龙王所担忧的那样,天庭依然不信任他们。玉虚宫的无量仙翁更是不惜采取嫁祸对方的方式,也要将龙族一网打尽,以绝后患。

所以,最早看出这一点的申公豹,就说过这么一句话: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这句话,是申公豹对自己经历的总结,因为甭管他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他是豹子精的身份。甚至在天尊心目中的地位,都比不上好吃懒做的太乙真人,更得不到青睐。只能充当无量仙翁的黑手套,干一些脏活,并在时机成熟时被推出去祭天。

这句话同样是在说龙族,替天庭干着镇压妖族的脏活,却还被猜忌。



三、

同样,申公豹的话也是在说哪吒,这个魔丸转世的哪吒,从一出生就不被乡亲们看好,甚至还逼着李天王手刃亲儿,除此祸患。

是啊,你龙族是妖兽哎,都给你名分了,咋的,还想要自由,想得美!

所以,龙族要是信守承诺,一直替天庭镇压妖族,那就永远得不到自由。而一旦他们离开龙宫,想要自由,那就等于给了天庭把柄,更是将他们一网打尽了。

好不容易等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惜又被哪吒给搅合了,这才有了第二部的魔童闹海。

好在,龙族跟哪吒都有智商,长了嘴巴,更重要的是申公豹对玉虚宫,对仙族太了解了,知道他们是什么德行。才会在关键时刻,告知了大家真相,从而引发了龙族、妖族和哪吒一同对抗无量仙翁的大战。

胖揍无量仙翁一顿,确实过瘾,但揍完之后冷静下来,龙族就会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为了防止被天庭仙人清算,他们决定带着妖族前往深海,继续隐藏下来。同时,东海龙王也清楚,自己躲的了一时,躲不了一世,依然同意敖丙跟哪吒一起去对抗这不公的天道。

同时,无量仙翁也带走了已经被磨平棱角,只想要离开炼狱的其他三个龙王。并通过申公豹的老爹,来威胁申公豹,让他彻底沦为玉虚宫的一颗棋子。

至此,第二部算是落下了帷幕,毫无疑问,第三部的哪吒就要跟敖丙打上天庭,重新制定修仙的规则了。



四、

这就回到我们的题目了,龙族的实力大家也是看在眼中的,在《哪吒》中的地位也确实不高,不然也不会把希望都寄托到敖丙能成神上面。

那么,在《西游记》中,龙族的地位又是如何,也跟《哪吒2》中这么凄惨吗?

其实龙这种生物,在人们的观念中一直是至高无上的,在人族里面,最大的人王也往往自称真龙下凡,真龙天子。不要觉得人王地位就没有妖王,或者鬼王高,其实不然。李世民下地府的时候,十殿阎王都得赶紧出了森罗宝殿,控背躬身来迎接。

为此,李世民还有点纳闷,你们怎么向我行礼啊?

十殿阎王就说了:

“陛下是阳间人王,我等是阴间鬼王,分所当然,何须过让?”

这其实也印证了如来佛祖曾说过的话,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显然人王是排在鬼王前面的。

而李世民,也并不是单纯的人王,而是真龙天子,这一点在泾河龙王托梦给他的时候,就说了:

“陛下是真龙,臣是业龙。臣因犯了天条,该陛下贤臣人曹官魏征处斩,故来拜求,望陛下救我一救!”

也就是说,即便是堂堂的泾河龙王,面对人王李世民时,也得把对方称为真龙,自己倒成了假龙,还得求他救命。

所以,从人族这里论,真龙肯定是至高无上,拥有着绝对高的地位。但是,从龙族本身来讲,就负责的多了。



五、

《西游记》中的龙王,因为数量实在是太多了,所以级别也分好几种,地位有高有低。

其实生灵在修炼成仙的过程中,若是不小心惹到了大神,或者大妖,亦或者普通人类,被杀了,也就被杀了。像什么狮子精、豹子精、蝎子精,大象、鳄鱼、兔子、狐狸,你大可放心的干,天庭绝对不会找你麻烦。

但龙就不行了,尤其是四海龙王所生的孩子,那个个金贵的很!

就比如哪吒,《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哪吒,算是好的了,至少没有随便杀龙玩。而在《西游记》中,这李天王家的小王爷,可了不得,出生才三天就抽了一条龙筋:

“这太子三朝儿就下海净身闯祸,踏倒水晶宫,捉住蛟龙要抽筋为绦子。天王知道,恐生后患,欲杀之。”

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哪吒杀了一条龙,而在于李天王得知这个消息后,竟然是吓得要先杀掉哪吒,以绝后患。

即便是自称业龙的泾河龙王,跟九个不同物种的动物结合,生下来的九个儿子。除了跟鳄鱼生的小鼍龙以外,其余八个,也全都身居要职,地位稳固:

“第一个小黄龙,见居淮渎;第二个小骊龙,见住济渎;第三个青背龙,占了江渎;第四个赤髯龙,镇守河渎;第五个徒劳龙,与佛祖司钟;第六个稳兽龙,与神宫镇脊;第七个敬仲龙,与玉帝守擎天华表;第八个蜃龙,在大家兄处砥据太岳。”



六、

也就是说,只要龙族成员别乱搞,别跟抗旨的泾河龙王,以及不长眼非要跟取经团队硬刚的万圣老龙王学,大都能混个岗位,安安稳稳过一生。

所以,我们也能看到,整个西游世界,能跟遍地的山神和土地比数量的,只有龙族了。只要有土,就有土地,只要有山,就有山神。同样,只要有水,甭管是海水、江水、河水还是溪水,井水,潭水,都会住着一个龙王。

而且,这些龙王在人类的心目中,也是具备至高无上的地位。比如在车迟国,国王就说了,自己活了几十年,从来没见过龙王的样子,希望国师跟孙悟空比试一下,能不能喊龙王出来,他要拜谢一下。

等到四海龙王真的现身后,国王,以及众人的表现是这样的:

“那国王在殿上焚香,众公卿在阶前礼拜。”

更重要的是,这种岗位,还都是带编制的,是得到天庭认可的位置。而其他物种就没有这种待遇了,就算你天赋异禀,从小刻苦修炼,终于修炼成了青牛精,狮子精,大象精。试问一下,这些大妖们,哪一个也不比龙王能力差,可最终却很难获得一官半职。

赶上命好的,被大神们赏识,当个坐骑、宠物、守门员。命运一般的,也能占据一方土地,当个别惹事的妖王。但更多的,要么被人类杀掉,要么就被大神干掉,毕竟唐僧师徒一路走来,灭小妖从来没手软过。



七、

但是,就像《哪吒之魔童闹海》中阐述的那样,龙族毕竟是妖兽所生,即便他们辛辛苦苦干着最基层的事情,在仙人的眼中也不过是吃的一道菜。

比如如来佛祖降服孙悟空之后,玉帝特意举办安天大会,好好款待他,在大会上就特意提到了一种食物——龙肝凤髓:

“请如来高座七宝灵台,调设各班坐位,安排龙肝凤髓,玉液蟠桃。”

当然,在玉帝面前,别说龙族了,就算是神仙,也是想杀就杀,想贬就贬,更不用说人族了。在凤仙郡的时候,就因为玉帝不高兴了,一道圣旨下来,整个郡的人就旱死了大半。

除了玉帝要吃龙肝以外,灵山那边也没把龙族当回事,比如大鹏鸟,一天就要吃五百条龙。为了防止大鹏鸟吃到不该吃的龙,如来佛祖还特意制作了一件袈裟,送给了唐僧:

“这袈裟,龙披一缕,免大鹏蚕噬之灾;鹤挂一丝,得超凡入圣之妙。”

其实就等于变相的向龙族推销,只要穿上我的袈裟,就不怕大鹏鸟吃了。所以,四海龙王也是有苦说不出,一方面不断送龙给对方吃,一方面还得对其保持微笑。

太白金星变成的老者,就曾经对孙悟空,这样形容过大鹏鸟:

“四海龙曾与他为友,八洞仙常与他作会,十地阎君以兄弟相称,社令城隍以宾朋相爱。”

明明他吃龙,龙王却还得跟他做朋友,就因为大鹏鸟的地位高,就算是去天庭告状,也告不赢。



八、

别说大鹏鸟吃龙了,就算是把狮驼国全国的百姓吃了,也没见天庭过来处置他啊?

所以,太白金星才会说:

“那妖精一封书到灵山,五百阿罗都来迎接;一纸简上天宫,十一大曜个个相钦。”

这种情况下,龙族只能认栽,乖乖送龙给他吃。

甚至,一个普通的人族,都能将龙王捕获,还能让对方丧命。比如洪江龙王,当时就被一个渔夫逮到了,幸亏被陈光蕊救了,不然,性命休矣:

“先生,你前者所放金色鲤鱼即我也,你是救我的恩人。”

更不用说,堂堂的泾河龙王,竟然会被人类的袁守诚算计,还被人曹魏征梦中斩首,呜呼哀哉。

说到底,《西游记》中的龙族,还是不能跟人族相提并论,在神仙们的眼中,也仅仅比妖怪高那么一点点而已。

这也导致,就算是地位最高的四海龙王,见到神仙,极其敬畏。就算是见到稍微厉害一点的妖怪,也是点头哈腰,屈膝奉承。甚至,他们都没办法跟正常的仙人或人类交往,而往往又跟妖怪们打成一片。

比如,见到还是妖猴的孙悟空上门,东海龙王是急忙出来迎接,又是看座,又是奉茶:

“上仙请进,请进!”

不仅将定海神针铁友情赠送,还额外送了孙悟空一套装备,若不是后来孙悟空手持金箍棒闯了地府,东海龙王怕受到牵连,估计他都不敢去天庭告状。



九、

虽然龙族在《西游记》中,一直谨小慎微的活着,但只要抓住机会,他们也会想办法扩展自己的实力的。

比如西海龙王,就纵容小鼍龙去霸占了黑水河河神的洞府,还不准对方去告状:

“原来西海龙王是他的母舅,不准我的状子,教我让与他住。”

听说乌鸡国的狮子精厉害,四海龙王也是马上跑过去攀交情:

“他的神通广大,官吏情熟,都城隍常与他会酒,海龙王尽与他有亲。”

听说通天河的鲤鱼精跟观音菩萨有关系,他们又派出鳜婆过去攀关系:

“我当年在东洋海内,曾闻得老龙王说他的名誉,乃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

还有前面提到的金翅大鹏鸟,人家都吃你龙族了,依然舔着脸上去硬凑,还不是因为大鹏鸟背后是如来佛祖?

以至于孙悟空见到佛祖后,都要嘲笑一番,你这舅舅的朋友圈实在low了一点:

“不要说!不要说!那妖精与我后生小厮为兄弟朋友,也不见十分高作。”

还有金平府的三只犀牛精,他们被孙悟空和天庭神将追杀,为什么不往别处跑,偏偏选择了西海呢?

就是因为西海龙王也跟他们交好,平时没少有利益往来,可惜,三只犀牛精还是被卖了。西海龙王再傻,也不敢跟孙悟空和他背后的势力,以及天庭作对啊。所以,见到三只犀牛精过来求助,二话不说,自己先上了:

“快点水兵,想是犀牛精辟寒、辟暑、辟尘儿三个惹了孙行者,今既至海,快快拔刀相助。”



十、

若是西海龙王不认识这三只犀牛精,又如何能不见面,就能直接点出他们的名字?

更厉害的是,四海龙王还曾经庇佑车迟国的三位妖怪国师,毕竟求雨这事,真正来施雨的还是龙王。他们既然知道是妖怪在求雨,为什么迟迟不去汇报玉帝,说明情况呢?

更不用说,羊力大仙身上,还藏着一条冷龙呢:

“我洗时滚热,他洗时却冷,我晓得了,这不知是那个龙王,在此护持他哩。”

气得孙悟空破口大骂,哪条小泥鳅竟敢帮妖怪,吓得北海龙王急忙现身,收走了冷龙:

“那龙王化一阵旋风,到油锅边,将冷龙捉下海去……”

包括跟万圣老龙王勾搭在一起的九头虫,最后负伤逃跑的时候,也是奔着北海去的,能说跟北海龙王没有关系吗?

通过九头虫跟牛魔王交好这条线,也很容易联想到,四海龙王其实跟牛魔王也有关系。不然的话,平时龙王都讲,没有玉帝旨意,根本不敢私自下雨。而且,红孩儿吐的是三昧真火,他们不会不清楚自己的雨根本灭不了火,可还是去了。

这无异于火上浇油,而且还不是小雨,是倾盆大雨:

“沟壑水飞千丈玉,涧泉波涨万条银。三叉路口看看满,九曲溪中渐渐平。”

要知道,这场雨,可差点要了孙悟空的命!

所以,不要觉得四海龙王真就跟孙悟空是朋友,那都是表面关系,否则,花果山被二郎神烧了,五百多年了,身为邻居的东海龙王就没想过救一下?



还是孙悟空回来后,特意跑去吓唬他们,这才拯救了花果山:

“便去四海龙王,借些甘霖仙水,把山洗青了。”

就像《哪吒之魔童闹海》中西海龙王敖闰,像无量仙翁归顺的时候,说的那样:

“以前年少无知,经过千年牢狱,才明白这世间的规则,是由谁定!”

正因如此,人们的成见,才让龙族,永远也没办法跟仙人平起平坐,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懊恼,可又无可奈何。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电影,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