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4日,挪威皇家空军的F-35A战斗机从埃文内斯空军基地紧急起飞,拦截了2架在北约空域附近飞行的俄罗斯图-95MS战略轰炸机,后者由2架苏-33重型舰载战斗机护航。北约盟军空中指挥部在2月5日的一份声明中证实了此次拦截事件,并强调空中警戒任务对于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性。



图-95MS战略轰炸机

声明中写道:“此类拦截行动凸显了北约空中警戒任务的重要性。探测、拦截和监控潜在威胁的能力对于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至关重要。2架挪威皇家空军的F-35A战斗机迅速定位并识别了俄罗斯机队,保持了安全警惕的距离,能够密切监视机队动向。F-35A战斗机的先进能力帮助它们收集了重要情报,并确保俄罗斯飞机没有侵犯北约领空”。



挪威皇家空军司令厄伊文德·贡纳鲁德少将表示:“我们在北极地区的快速反应警戒任务对国家防御和北约集体安全至关重要。快速反应能力确保了领空的安全,并彰显了我们盟军在维护和平与稳定方面的力量。北约空中警戒是一项和平时期的任务,重点是保护北约领空和维护北约安全。由于北极地区的战略位置和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这项任务在该地区显得更加重要”。



苏-33舰载战斗机

据悉,俄罗斯军机经常在北约领空附近飞行,评估北约的反应速度并传递战略信息。根据飞行路线,图-95MS战略轰炸机在苏-33舰载战斗机的护航下,很可能是从奥列尼亚空军基地起飞的,该基地是俄罗斯主要的战略航空枢纽之一。图-95MS是冷战时期的一种战略轰炸机,以远程能力闻名,常在北约空域附近执行巡逻任务,主要用于战略威慑,并能够搭载巡航导弹和核弹头。



在这起最新事件之前,挪威皇家空军的F-35A战斗机于2025年1月15日首次在北约指挥下从波兰紧急起飞。当时,波兰当局报告说,这次部署是为了应对俄罗斯远程航空活动的增加。几天后,1月17日,一架俄罗斯无人机进入罗马尼亚领空后坠毁,北约战斗机随即出动。事发后的视频画面显示,在多瑙河乌克兰一侧靠近罗马尼亚边境的港口发生了剧烈爆炸。



苏-33最初被称为苏-27K,是苏霍伊设计局(现苏霍伊公司)设计的一款重型双发舰载战斗机,由阿穆尔河畔共青城航空工厂制造,于1989年完成首飞,1998年正式服役。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海军进行了大规模缩编,最终导致苏-33项目终止,因此俄罗斯并未大规模装备,且生产总数只有24架。



歼-15

为了重振苏-33项目,俄罗斯后来向中国和印度寻求合作。虽然进行了初步讨论,但谈判从未取得成果,因此苏-33从未收到过任何外国订单。中国从乌克兰获得了一架T-10K-3(苏-33原型机),在此基础上融合了国产歼-11B战斗机的先进技术,最终开发出歼-15。印度认为苏-33的航空电子设备已经过时,最终选择了竞争对手米格-29K。



截至目前,仍有18架苏-33在俄罗斯海军服役。然而,一个主要问题是,俄罗斯唯一的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已经维修超过7年。此外,长时间的停用使得苏-33失去了可部署的平台,降低了作战能力。此外,“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的未来也不太乐观,因为原来的资源和人员已经被重新分配到其他地方,包括正在进行的乌克兰战争。



2023年12月,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宣布成立混合航空军,负责保护北极运输大动脉和北部岛屿。这是在多支老部队的基础上组建的,其中就包括装备苏-33的第279舰载战斗机航空团以及装备米格-29KR的第100独立舰载战斗机航空团,这些部队被重新分配到陆基作战。



总体而言,苏-33舰载战斗机仍然是一个不错的平台。得益于较大的油箱,苏-33的航程比米格-29K远得多。此外,苏-33的最大起飞重量比米格-29K高出约35%,因此可以携带更多的武器。苏-33还拥有较低的失速速度,更容易在“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降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