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珍珠”“必吃榜”餐厅、销量榜单第一名、五星级门店……餐饮店的这些标识,往往会成为吸引食客光顾的“流量密码”。不过看到它们,别先急着“打卡”,因为这些标牌,也有可能是假冒的!
近日,上海普陀警方在市局经侦总队的指导下,侦破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件。通过制售某平台美食榜假冒证明牌匾,不法分子两年就非法牟利一百余万元。
去年11月初,普陀警方接辖区居民李先生报警称,自己在就餐时发现一餐厅店内悬挂有着知名评价类平台美食榜“必吃榜”的证明牌匾,但线上查询时却并没找到,而且店内餐品口感较差,疑似虚假宣传,于是报警求助。
接报后,警方立即会同该美食榜平台工作人员前往该店铺,鉴别店内悬挂的牌匾。结果显示,涉案牌匾与平台正规发行的牌匾字体排版结构不符,系假冒产品。经查,该牌匾系餐厅老板在某奖牌制作网店内购买。
真假牌匾对比照片。
警方循线追踪,发现涉案的网店主营奖牌、奖杯制作,同时也在销售美食榜的证明牌匾。但平台工作人员表示,未曾授权任何网店使用、生产、储存、销售其公司注册商标的商品以及证明类产品。
相关网店截图。
警方查明,网店的实际经营人为嫌疑人陈某和李某。11月20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排摸后,民警掌握了陈、李二人的确凿犯罪证据,当即实施抓捕行动,一举将陈某、李某以及店内的员工林某抓获,当场起获了大量印有“必吃榜”“黑珍珠”等标识的假冒牌匾。
经查,自2023年1月起,陈某、李某二人在未取得平台许可的情况下,为牟取非法利益,设计、制作了大量带有平台标识的牌匾,并招揽员工林某对外销售。截至案发,两人就售出相关假冒牌匾上万个,非法牟利一百余万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陈某、李某、林某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同时,民警也对曾购买过该假冒牌匾的商户,逐一上门开展法律告知、批评教育。
新民晚报原创稿件
记者:杨洁
编辑:施雨
编审:戴慧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