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看世界】将放眼海外剧场不定期放送舞台上最新演出讯息 推荐最有才(yan)华(zhi)的戏剧人 我们的原则是:优秀导演拉一把 有趣剧目推一波 日新月异的舞台 日月将从此处升起

1913年的香榭丽舍剧院迎来了一场传奇——当天演出的舞剧开场后不久,卡座里的名流们发出嘘声,而楼下的波西米亚人们却大喊“Bravo”,大声叫好的还有德彪西和拉威尔。

更令人吃惊的是,直到今天,这部舞剧仍然被现代编舞家和导演拿出来不断改编,而人们也依旧愿意走进剧场看这部剧。

这部舞剧就是《春之祭》

本期剧看,我们将聚焦这100多年来《春之祭》若干版本中比较有代表性的4个,看这部舞剧究竟如何抓住每个时代的观众的心

1913

瓦茨拉夫·尼金斯基

《春之祭》是俄罗斯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和管弦乐音乐会作品。它是为谢尔盖·季亚吉列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1913 年巴黎演出季创作的。最初的舞蹈编排由瓦斯拉夫·尼金斯基完成,舞台设计和服装由尼古拉斯·罗里奇负责。


1913年的场景设计草图(复制品)

photo from State Russian Museum

《春之祭》原曲讲述的是一个“斯拉夫民族每年春天将一名少女献祭给春之神”的故事。然而,与其说这部舞剧是在讲述一个故事,不如说它在尝试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表达人类对于古老力量的哲学思考。

1913年 5 月 29 日,该剧在香榭丽舍剧院首次演出时,其前卫的音乐和舞蹈编排引起轰动。许多人把首演之夜的反应称为“暴乱”或“近乎暴乱”,尽管这种说法直到十多年后的 1924 年对后续演出的评论中才出现。

在《春之祭》中,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具有强烈的节奏感、突如其来的节拍变化,以及极富冲击力的和声,直接反映出故事中激烈和原始的情感;而尼金斯基的舞蹈则摒弃了传统芭蕾的优雅,采用不对称、具有攻击性的动作来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两者的结合,使得《春之祭》完全颠覆了人们对音乐、对芭蕾舞剧的一切想象。这一版本的《春之祭》被认为是现代舞蹈的奠基之一


1913年,俄罗斯芭蕾舞团在巴黎

photo from www.telegraph.co.uk

动荡的首演之后,又进行了五场相对平静的演出,之后在伦敦进行了一场演出,这场演出的评价褒贬不一,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部完整的芭蕾舞和管弦乐作品只演出了七次。

可惜的是,一战结束后,佳吉列夫试图重演《春之祭》,但发现已无人记得舞蹈编排,而当时最伟大的舞蹈家尼金斯基已精神衰退。


photo from Bettmann/Corbis

当战争彻底平息后,这部芭蕾舞剧重建计划源于 1971 年公司创始人罗伯特·乔佛里 (Robert Joffrey) 和米利森特·霍德森 (Millicent Hodson) 之间的一次对话——他们有了共同的梦想,那就是重现《春之祭》。


photo from Joffrey Ballet

他们花了16年时间,旧笔记和图纸、斯特拉文斯基的排练乐谱、照片以及与曾与俄罗斯芭蕾舞团合作过的人(如兰伯特)的对话中,拼凑出尼金斯基丢失的舞蹈编排。最终,这部芭蕾舞剧的重现版本由乔佛里芭蕾舞团重现。

1975

皮娜·鲍什

《春之祭》并不止步于芭蕾舞。在现代舞领域,皮娜以其独特的舞蹈风格和情感深度,对《春之祭》进行了重新诠释。


photo by Rolf Borzik

“如果你知道自己将要死去,你会如何跳舞?”

皮娜的编舞更加注重情感表达、身体的极限体验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在编排中,她彻底摒弃了线性的叙事模式,而是让这场仪式不断重复进行,重复的动作与铺满泥土的地面形成了不言而喻的暗示。尤其是被选中的女孩的舞蹈,通过一次次的重复和强化,最终让她的死亡显得更为悲壮和不可避免

“我看到被选中的女人脸上的恐惧,她绝望地抓住空气,用紧握的拳头捂住肚子,一次又一次。这似乎反映了我内心的骚动和痛苦。她的脆弱和无助让我震惊,但她的强大力量也让我震惊。她似乎在哭喊,表达着失落和悲伤,是的,但也表达着对更多——总是更多——生命的渴望和渴望”


photo by stephanie berger

皮娜的版本也加入了性别和权力的讨论。在她的舞蹈中,男女舞者之间的互动往往充满了张力和对抗,这种性别之间的冲突不仅仅是肉体上的,还涉及到心理和情感的层面。女性作为祭品的角色,虽然在身体上被视作牺牲的对象,但她们在舞蹈中也表现出巨大的内心冲突和挣扎。


photo by Piero Tauro

皮娜的版本在2023年则由来自 14 个非洲国家的 30 多位舞者再次进行演绎。她所塑造的这场仪式始终与时代产生共鸣。

2009

迈克尔·基根

“斯特拉文斯基当时很年轻,他喜欢炫耀。他向全世界展示了他是个天才。所以,从节奏上讲,这首曲子相当复杂,要想跟着它跳舞,你必须学习这些节奏。你不能只是自由地演奏。所以是的,这首曲子很狂野,但也有深刻的结构和形式。”

迈克尔·基根作为一名当代编舞家,在《春之祭》中进一步挖掘了人类内心的自然本能,尤其是在暴力和牺牲的背景下。

他在《春之祭》中不仅仅通过动作和舞蹈来表现暴力,他通过对暴力和压迫的象征性强化,使得这些元素在作品中得以层层递进。动物面具被他引入舞台,男人成为猎犬,女人则变为野兔,自然界的掠食性以一种直接的方式传递给观众;而当男人在“天选之子”面前脱掉衣服换上裙子时,性别的转变在舞台上悄然发生……


photo from teacdamsa.com

“这部作品的催化剂是女巫 Cailleach,在她的巫术下,男人们开始回归原始的仪式世界。他们成群结队,挥舞着刀子对付最弱和最年长的人,当他们戴上狗头追捕舞台上的三名年轻女子时,他们的威胁变成了杀戮。这些狗人戴着狂暴的面具,嗅着鼻子,动作像掠食者,令人恐惧……基冈·多兰与斯特拉文斯基大相径庭……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终于被证明是女性。这是对传统的大胆颠覆,但回报是值得的。”


photo from teacdamsa.com

在这一版本中,群体舞蹈的动作和步伐也常常富有攻击性和压迫性,尤其是舞者们在扭曲和摆动的过程中,展示了社会机制对个体的无情压迫。暴力不仅是物理层面的冲击,更是情感和心理上的极限考验,祭祀的过程仿佛是在揭示社会的暴力根源。

2023

杜威·戴尔舞团

杜威·戴尔是一个意大利舞蹈和表演艺术团体,自 2006 年以来活跃,目前由 Teodora Castellucci、Agata Castellucci、Vito Matera 和音乐家 Demetrio Castellucci 组成。他们的编舞研究不断受到艺术史图像和动物世界行为的启发和滋养,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与来自古代世界的原型和叙事框架进行了大胆的对抗。


photo from www.deweydell.com

泰奥多拉和阿加塔·卡斯特卢奇的《春之祭》编舞突破了现代舞的界限。他们将现代和古典技巧与霹雳舞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完全原创的风格,与斯特拉文斯基的乐谱的强度完美契合。

他们的编舞非常注重形状。个人身体与服装和面料一起创造了摄影瞬间,但最令人难忘的是集体的形状。四位舞者像拼图碎片一样拼凑在一起,形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形状而是移动的生物


photo from www.deweydell.com

在杜威·戴尔的演绎下,春天的奥秘在声音与视觉的激烈冲突中展开。除了斯特拉文斯基的配乐外,该剧还配有由多梅尼科·卡斯特鲁奇专门为该剧策划的额外音景序幕和尾声,为这部永恒杰作带来全新的视角。

*www.pinabausch.org

www.wbur.org

www.sfcv.org

dancemagazine.com.au

teacdamsa.com

www.deweydell.com

ayoungishperspective.co.uk

搜集整理:Harper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