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广西日报》刊发文章

《大海多馈赠 码头即故乡》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吴丽萍 宾士雄 蒋璐阳

北海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一涵


报纸版面截图。

视频摄制:吴丽萍 宾士雄 蒋璐阳 陈一涵 黄大宇

“呜……”2月8日凌晨5时,北海市侨港镇,一艘满载而归的渔船,在朦胧的夜色中缓缓驶入港口,悠长的汽笛声划破了宁静的夜空,仿佛凯旋的号角,唤醒了整个渔港。

黄家和从船舱走出,目光投向电建码头,那里星光闪烁,是家的方向,也是丰收与喜悦的归宿。作为越南归侨,他的家族数代人都以捕鱼为生。1979年,年仅4岁的他跟随家人回到祖国,在侨港镇扎根。如今,他已成为家中顶梁柱,这次出海,在距离侨港100海里远的海域,作业了一个星期,收获了上百吨渔获。

渔船稳稳靠泊在码头,早已等候多时的快艇迅速靠近,装卸工们麻利地将一筐筐海鲜搬上码头。石斑鱼、鲳鱼、虾、鱿鱼、螃蟹……各式海鲜琳琅满目,黄家和对照订单仔细清点,确保每一份订单都能准确无误地交付。码头上,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幅生动而繁忙的画面。


侨港的一天,在码头的喧嚣中拉开帷幕。北海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随着天边的第一缕曙光洒落,电建渔港码头逐渐热闹起来。一个个海鲜摊位紧挨着铺开,形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海鲜市场。冷链货车、私家车、摩托车、自行车……各式车辆将码头围得水泄不通,商贩们的吆喝声、食客的讨价还价声、车辆的喇叭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渔港早市的交响乐。

这里,是侨乡人民新的一天生活的起点,也是人间烟火气的生动写照。

食客们穿梭于摊位之间,挑选着心仪的海鲜。“今天的螃蟹真肥,斑节虾真大!”一位食客兴奋地喊道。来自梧州的游客王梓明更是早早便来到码头,他精心挑选了石斑鱼、鱿鱼、鲳鱼,准备为餐桌增添美味。

侨港镇,这个全国唯一安置越南归侨的建制镇,是全国最小的镇,面积仅1.1平方公里。归侨大多属于疍家族群,他们“舟楫为家,捕鱼为业”。望着码头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北海市银海区侨港镇归侨文化促进会会长吴景新感慨万千:“1978年我从越南回到北海,那时的侨港还是一片荒芜。如今,这里已成了一座美丽的渔港小镇。”


侨港已成为全国渔业重镇。谭瑞军 摄

四十余载风雨兼程,侨港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600多艘风帆小渔船,到如今拥有2000多艘大功率渔船;从近海捕捞到如今涵盖远洋作业、渔船修造、冷冻制冰、水产精深加工等全产业链条;渔业年产量从微不足道到如今突破30万吨,产值高达50亿元……电建渔港已成为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渔港。


电建渔港码头每天有大量的新鲜渔获上岸,吸引不少食客前来选购。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宾士雄 摄

天空缓缓放亮,海面如同铺展开的墨绿色绸缎,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港湾里,渔船的轮廓愈发清晰,码头的老建筑在晨光中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这些静默的船只与建筑,见证了侨港从质朴走向繁荣的历程。


满载渔获的船舶停靠码头。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宾士雄 摄

在码头的喧嚣中,不少游客手拿着刚买的海鲜走进餐厅,期待着品尝这份来自大海的鲜美。而一旁的侨港风情街上,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老人们守着店铺,把玩着手中的老物件,哼唱着悠扬的咸水歌(古称疍家歌),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新鲜上岸的鱿鱼被商家抢购一空。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宾士雄 摄


渔民开心地展示捕捞到的大青蟹。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宾士雄 摄


在码头前的一家海鲜店里,黄家和与妻子刘燕婷正忙着直播带货。他们面带微笑,向网友们展示着刚捕捞上岸的海鲜,分享着出海的点点滴滴。如今,侨港已有300多名像黄家和这样的“渔民主播”,他们利用直播平台,将这份来自大海的馈赠传递给千家万户。


“渔民主播”直播带货,成为电建渔港码头的一道风景线。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宾士雄 摄

渔港码头,是侨民们最眷恋的故乡。他们在这里挥洒汗水,书写着与大海的故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用辛勤和汗水浇灌着这片土地,怀揣着梦想和希望,勇敢地走向未来。

清晨7时许,码头上的喧嚣逐渐平息。而此时,城市才刚刚开始忙碌。这小小的码头,见证了渔业的发展,是归侨心灵的港湾,也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舞台。它承载着过往的奋斗与艰辛,孕育着未来的希望与梦想。生活的真谛或许就藏在这里,在忙碌与喧嚣中坚守对美好的向往,在变迁与发展中传承不变的初心。

侨港位于北海市南部,距市区8公里。风情侨港,海洋小镇,让我们向海而行,潮玩侨港,寻味人间烟火。收下这份游玩攻略,一键开启“海”味年!

烟火攻略一:“鲜”享风味人间

地点:侨港镇电建渔港码头海鲜市场

赶“海洋大集”,享海鲜盛宴。有人说如果想了解一座滨海城市,就应该去看看它凌晨码头的样子,那是它的来时路。侨港是全国渔业重镇,这里是新鲜渔获的批发市场,物美价廉。据悉,春节期间,电建渔港码头海鲜市场不打烊,部分渔民会正常出摊,食客亦可买到新鲜生猛的海鲜。


每天凌晨,侨港电建渔港码头人声鼎沸。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宾士雄 摄

烟火攻略二:“品”中越风情

地点:侨港风情街、侨港籺仔街

国家4A级旅游景区,感受中越文化交织的烟火画卷。侨港风情街由归国华侨聚居而成,异国风情浓郁,是到北海旅游必打卡之地。夜幕降临,是侨港风情街最热闹的时候,并不宽阔的街道两旁,美食店铺林立,往来食客络绎不绝。越南卷粉、越南虾饼、越南春卷、蟹仔粉、糖水……各种美食琳琅满目。这里,被誉为北海的深夜食堂。


侨港风情街(资料图片)。侨港镇供图


市民和游客在侨港风情街排队选购特色虾饼。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覃鸿图 摄


越南特色虾饼、春卷。侨港镇供图


侨港籺仔街(资料图片)。侨港镇供图

籺仔,是北海当地人对除面包、蛋糕外的点心类食品的统称,混合疍家和越南风味的各种小吃,构成了特色浓郁的侨港籺仔街。籺仔街承载着当地归侨侨眷“记忆中的味道”,这里也是北海“网红”市集之一。


侨港小港码头(资料图片)。侨港镇供图

烟火攻略三:“游”滨海胜地

地点:侨港海滩

侨港海滩位于银海区港口路与美景路交叉路口往西南约200米,离侨港风情街很近,可以坐观光车过去,也可以走路,路程大概1公里。侨港海滩与“天下第一滩”银滩属同一海岸线,拥有细腻柔和的沙子与清澈的海水,这里还是日落绝佳拍摄地,非常适合春节亲子游。此外,在侨港小港码头,春节期间港内停泊大小渔船多达2000艘,以渔港为背景可以拍一组旅行大片。


侨港沙滩(资料图片)。邓家明 摄

烟火攻略四:“品”疍家文化

地点:侨港镇电建村

电建村是一个拥有近300年历史的小渔村,位于北海市城区西南8公里,隶属侨港镇,与侨港风情街仅隔一条港口路,是广西最大的虾米加工基地。如今,这个昔日的小渔村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咖啡馆、轻食、手工文创、民宿等休闲商业店铺林立,村内的电建美术馆、渔耕文化馆、虾米工坊、电建村史馆等场馆均已投入使用,漫步在电建村,可以感受到“最美文艺渔村”的休闲与浪漫。


侨港镇电建村(资料图片)。侨港镇供图


虾米墙绘(资料图片)。侨港镇供图

来源:看北海 悦北海综合编辑

声明:文章及图片仅做分享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处理。

悦北海 北海人都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