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福能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



让人刮目相看的东海龙王

饺子导演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重新演绎了哪吒闹海的经典神话故事,从上映火到了现在,创造了一系列电影史上的记录,既是一场视觉盛宴,也是一场文化盛宴。


这部电影有很多出彩的人物,其中最让人感到意外的人物,大概就是敖丙的父亲,东海龙王敖光:

敖光一出场的造型是这样的:


一改之前人们对东海龙王的刻板印象,被网友称为网恋与奔现:


官方海报中更是英姿飒爽,霸气侧漏:



甚至你可以说他是一个霸道总裁。

因为他看待敌人,表情是这样的:


看自己的孩子,目光和表情是这样的:


发怒时,表情是这样的:


豪言:我儿若死,全陈塘关都得陪葬:



集美貌、勇敢和亲情于一身,让人刮目相看。

几个龙王凑在一起,更是有排场,别管是哪吒,还是无量仙翁,都够喝一壶的:



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一个问题,哪吒闹海,闹的既不是北海,也不是南海,还不是西海,而是东海,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总是东海?哪吒闹海是东海,孙悟空抢金箍棒是东海,精卫填海填的是东海,八仙过海过的也是东海。

来来回回、翻来覆去,折腾的都是这条老龙,真的是鳏夫门前是非多与其说是福如东海,倒不如说是吃亏是福。

如果用一个表情来形容东海龙王的内心OS,大概是这样的:



东海龙王: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针对“一言不合闹东海”这事,网友们几乎一边倒占东海龙王敖光这一边,纷纷表示同情:

有人说东海是主战场:


有人说,你们直接进太平洋折腾不行吗:


有人说福如东海这词不能用了:


有人说古时候人们能看见的海,就是东海:



有人说南海住着观音菩萨,不方便闹:


龙王最后说,要带龙族找个隐秘的地方躲起来过日子:


有人说怎么都要去东海,东海到底有谁啊?


有人说东海龙王搬到了花果山,跟猴子做邻居:


还有人说,连刘梅嫁的,都是东海:



有人说放过这条独自坐月子的老龙吧:


有人说毕竟是老大,应该有所担当:


有人说老祖宗就爱太平洋:


有人说行止神君要鱼,冰封大海,找的也是东海龙王:




有人说,现在军演最多的,也是东海,传统与时俱进了,属于是:


有人没福硬享,强行解释: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东海龙王心里有多委屈,大概只有他自己懂。



除了哪吒,还有谁闹过东海?

咱们可以简单梳理一下历史上、神话里、小说中,和东海有关的那些故事:

哪吒闹海: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陈塘关的哪吒在东海附近的九湾河洗澡,因法宝混天绫搅动河水,引发龙宫震荡,与东海龙王三太子敖丙起冲突。敖丙兴风作浪,危害百姓,哪吒秉持正义,将其打死还抽了龙筋。


动画电影《哪吒闹海》的宣传海报

东海龙王得知后,要水淹陈塘关报复,哪吒为保百姓,悲愤自刎。这是原版的哪吒闹海

孙悟空龙宫借宝《西游记》中,孙悟空学成归来后,没有趁手兵器,在四老猴建议下前往东海龙宫。东海龙王敖广先是拿出大捍刀、九股叉和方天画戟,都被孙悟空嫌轻。


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剧照

后来孙悟空发现定海神针铁,即如意金箍棒,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还能随心变大变小,十分称手。之后他又索要披挂,龙王无奈,召来其他三海龙王凑出一套。孙悟空拿到宝贝后,不但未表感谢,还一路打出龙宫。东海龙王因此怀恨在心,向天庭告状,成为孙悟空与天庭矛盾的开端之一。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多次求助东海龙王,解决各种问题:

唐僧被红孩儿抓走,孙悟空救师父时被三昧真火阻拦,找东海龙王帮忙灭火,龙王叫来三位兄弟一齐降雨,却因三昧真火特殊未能成功;

车迟国时,唐僧与国师虎力斗法祈雨,孙悟空请来敖广及相关神仙降雨,最终获胜;

朱紫国,为治疗国王病情研制 “乌金丸”,需要无根水做药引,孙悟空请来东海龙王,其喷嚏、涎液化为雨水;

师徒四人行至三载干旱的凤仙郡,孙悟空请东海龙王降雨,龙王表示需有玉帝圣旨,等孙悟空求到圣旨后,才排布兵将降雨。

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记载,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身亡,死后她的灵魂化作精卫鸟。


天津站穹顶壁画精卫填海

精卫鸟怀着对东海的怨恨与不甘,常常从西山衔来小石头和小树枝,投入东海,立志要将东海填平,日复一日,坚持不懈。

徐福东渡:据《史记》等记载,秦始皇时期,方士徐福上书称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有神仙居住且藏有长生不老之药。


徐福渡海帆船的浮世绘

秦始皇求药心切,派徐福率领数千童男童女,携带三年的粮食、衣物、药品和耕具等,从东海出发去寻找仙药。

东海孝妇:据《列女传》和《汉书・于定国传》记载,东海孝妇名叫周青,她早早丧夫且无子嗣,却始终尽心尽力赡养婆婆。婆婆不愿拖累她,选择上吊自尽,可周青却因此被诬陷入狱,在严刑逼供下屈打成招,最终被太守判处死刑。


《窦娥冤》中的“窦娥”形象,便是源自东海孝妇传说。

周青含冤而死时,许下血浆倒流、六月飞雪、大旱三年的誓言,之后郡中果然大旱三年,直至新太守到任,祭奠其墓后天才降雨。

此外,东海龙王和佛教、道教也有密切往来:

龙王请佛说水经:在佛教传说里,东海龙王对佛法十分崇尚和尊重,被称为不二者王。他因渴望学习佛法,离开东海前往南海拜见佛祖,得到佛祖的指点,学习了大乘佛法。

之后,他在东海岸边建造万佛庵,邀请佛祖前来授课讲学,开启了与佛教的不解之缘,这一故事体现了佛教文化对东海龙王形象的塑造和影响 。

道教中的东海龙王:道教将东海龙王称为龙王教主,是深受百姓崇拜的海神之一。

传说他能调和五行之气,掌管大海,神通广大,其管辖范围覆盖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山东和山西六省。当海水暴涨时,他能控制海水,平息风浪,减少灾害。

在东海崇拜龙王的地区,人们会在每年初一、十五举行庆贺活动,表达对他的敬意与感激 ,体现了道教赋予东海龙王的神职和在民间信仰中的重要地位 。

所以,你看,东海一直就是神话故事主战场,一言不合就闹东海。



哪吒为什么闹东海?

聊完福如东海吃亏是福,咱们再聊聊,哪吒,到底为什么要闹东海?

首先,从神话设定角度看,在《封神演义》等神话体系中,陈塘关位于东海边,哪吒在陈塘关附近的九湾河洗澡,九湾河 “乃东海口上”。


哪吒的活动范围主要就在东海附近,所以他与东海龙王及其水族产生冲突,故事也就围绕着东海展开。

再说说象征意义,东海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常被视为阳气生发、万物始生之地,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变化的地方。

哪吒作为具有反抗精神和强大力量的神话人物,在东海闹海,象征着他对传统秩序、权威的挑战,在充满生机与变化的东海掀起波澜,更能体现他的英勇和反抗精神。

再次,从故事传承角度看,哪吒闹海的故事,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已经与东海紧密联系在一起。

早期的创作者将故事设定在东海,后世的改编和演绎也大多遵循了这一设定,使得哪吒闹东海成为了一个固定的情节和文化符号。

最后,从文化地理角度看,古代中国人的地理认知有限,对东方大海更为熟悉和关注,在人们的观念中,东海是距离中原地区较近、最为重要的一片海域,所以很多神话故事都将东海作为重要的背景场所。哪吒闹海的故事也顺应了这种文化地理观念,选择在东海发生。

我觉得最客观的原因,可能就是在中国古人看来,能看到的大海,就是东海。我特意查了一下神话里西海、北海、南海所指的地方,在《西游记》和《封神榜》中,南、北、西海所指的地方有所不同:


四海龙王(北京市白云观藏)

《西游记》:

南海:虽书中未明确指出具体所指,但从文化传统和地理位置认知来看,应是指现实中的南海,即中国南部的广阔海域。

北海:一般认为是贝加尔湖。车迟国斗法时,北海龙王曾以冷龙护住过羊力大仙,从其能提供冷龙,以及书中呈现的寒冷特点推测,比较符合贝加尔湖冬季寒冷结冰的特征。

西海:指博斯腾湖。唐僧师徒取经路线中,火焰山之后就到了西海龙王的领地,博斯腾湖位于新疆,挨着吐鲁番的火焰山不远,且是古时西域地区重要的水源地,符合书中西海的设定。

《封神榜》:

南海:书中没有特别明确的指向,但按照古代对南方海域的认知,可能是泛指南方的大海,或许也是指现实中的南海区域。

北海:可能指贝加尔湖、鄂霍次克海或北冰洋。从地理范围上看,商周时期疆域主要在中原一带,北方的海是渤海,但《封神演义》成书于明代,结合作者的认知以及书中闻太师征讨北海的描述,贝加尔湖、鄂霍次克海或北冰洋都有可能被视为北海。

西海:没有非常确切的指向,但根据历史记载和地理方位推测,可能指青海湖、里海、巴尔喀什湖等在中原以西的大型水域。古代典籍曾将这些水域记录为西海,在《封神榜》的神话体系中,西海可能是其中之一,也可能是作者虚构出的位于西方的神秘水域。

所以你看,古代写小说的作者们,日常生活里面经常能看到的,大概只有东海,所以别管是孙悟空,还是哪吒,闹海,只能闹东海了。

物极必反。恰恰是因为各路神仙闹东海闹得多了,东海龙王吃亏、吃苦吃得多了,才练就了东海龙王非常稳定的情绪内核,才让东海龙王有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态度,才让东海龙王攒下了那么多福报。

积累的福报太多了,以至于人们祝福的时候,经常说:我祝你福如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见者有份儿,接 ㊗️祝福吧^_^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