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常会陷入什么样的关系困境?

当你不主动找对方的时候,你发现对方也不会主动找你;

于是,一旦你们之间超过一段时间没有联系,关系可能就走下坡路了。

为什么人会陷入这种困境?

-01

不主动的心理分析

第一:内在价值感低,低自尊的人才会“不主动”

这类人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在关系里,常常会有很强烈的“不配得感”。

我配不上,我不值得这么好的爱和付出。

别人对他的热情,会让他不知所措;

在关系里不敢主动,因为主动会让他有被拒绝的可能;

只要产生这种念头,为了避免被拒绝,所以他选择不主动。

“不主动”,就是TA保持自尊感的一种方式。

无论在社交还是感情里,这类人都是如此。

第二:不主动是一种默契

常见于社交关系。

你跟朋友几个月不聊天,会产生什么念头?

“他可能在忙,我这样给他发消息如果他不回复,岂不是很尴尬?”

“或许他不想跟我聊天,如果他想起我,一定会主动找我的。”

其实,对方可能也是一样的想法。

于是你们的关系就在这种“误会的默契”中渐行渐远,再次联系,发现也变了味道。

但不排除有些朋友关系线上不联系,线下约着见面,还是跟以往一样。

第三:也是一种博弈的心态

博弈的目的是什么?

是放大自己的利益,增加自己的筹码。

常见于两性关系中。

有些人不主动,其实是为了测试伴侣的“服从度”;

我不主动,你就必须主动;

如果你不主动,可能就会遭到我对你的情感虐待。

这样反复拉扯,如果对方的定力不如你,心态不如你,或者投入的感情不如你;

那你们的位置就变成了,你占据主动权,对方总是服从你的指令。

也会出现在暧昧关系中。

一些感情经验丰富的男女,总会在培养备胎的路上,跟每个暧昧对象都用这个招数;

对方不主动,不热情,他也绝对不主动。

始终保持后撤的姿态,是否热情取决于对方投入多少。



-02

关系的本质,其实是“满足彼此的价值”

也就是价值互换,利益满足。

你想跟某个人搞好关系的前提是:优先满足对方的需求。

如果你始终无法满足对方的需求,那你就不符合对方的心理预期;

就像你买东西,做生意,对方给的价格不是你预期的,那你可能就会换另一个。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会在哪些方面产生价值互换?

情绪价值:双方能否建立有效,稳定的沟通,以及能否具备共情的能力。

物质价值:你们能为彼此创造“金钱或物质”的价值满足。

认知价值:在知识,认识,想法创意等层面,和彼此有更深的交流。

性价值:双方在亲密关系上,是否具备更和谐的,稳定的关系。

如果你们无法为彼此提供稳定的价值,即使每天聊天,也很难推进关系;

如果你们能给对方提供强价值,即使很少聊天,也能得到尊重和长久的链接。

所以,关系的好坏,感情的深浅取决于什么?

取决于你们为彼此创造的利益和价值。

爱情也好,友情也好,亲情也好,都建立在这个维度上。

对方不主动,或许是觉得你的价值不够满足他了;

站在你的角度,如果你压根不想主动找某个人,可能对方在你这里价值也低了。



-03

人和人之间,存在一种“契约关系”

简单来说:

你不能强求对方一直陪你走下去,对方也不能强求你一直陪在他身边。

就算父母与子女,也有“生理和心理分离”的那一天。

你长大了,总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离开父母;

你心理成熟了,跟父母的关系总会变得疏远,交流减少;

你拥有稳定的婚恋关系,拥有家庭,和父母就彻底完成了割裂;

父母年迈了,总有百年之后的那天,先你一步离开这个世界。

这样的关系本身,其实可以称之为“契约关系”。

只不过,如夫妻关系,是具备“一纸合约”的契约;

你跟别人的关系,如父母子女或朋友之间,都是不明说的契约。

有些人,未必能一直陪伴你走下去;

人来人往,交替更换,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发生各种故事,这就构成了连贯完整的人生。

当有人不主动找你,而你想主动找对方的时候,该怎么做?

你只需要主动就够了。

你主动了,关系的主动权就在你这里,对方是否回应就是对方的事儿了;

对方热情回应,你们的关系还能维系下去;

对方不回应,你也算“给自己一个心理交代”,能接受关系的结束。

话题:

对方不主动,你会主动吗?

作者何所欢:
专注两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长,社交关系等分析,关注我,为你带来更多知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