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双旗镇客栈 (我们在这个尘世上的时日不多,不值得浪费时间去取悦那些庸俗卑劣的流氓!)
纪元:初级职称二十六年,中级职称元年。
开学之前,教师们总是要提前进行各种各样的培训。
暑期,教师们往往会提前半个月开始上班培训(当下,“教师下岗轮”甚嚣尘上时候,教师们可能整个暑假都在备受折腾),而寒假期间,教师们则往往会提前一个星期开始上班培训。
每个假期培训,我总是能听到“杈杆儿们”大谈特谈: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成功的教师?——他们总是以此来“激励”教师们。
学校“杈杆儿”面沉似水地在高台之上,以鄙夷不屑的口气教训教师们:“怎么样评价你是不是一个成功的教师?那就要看你教出的学生里面有几个成名成家的学生,又有几个进入了体制内,甚至能在你去办一些事儿的时候,能够帮你一把的学生!如果你教了一辈子书,但你所教育的学生没有一个能够拿得出手,个个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那么,你就是一个不成功的教师!”
因为是在全体教师在场的会议上给教师们讲话,“杈杆儿”的原话虽然露骨,但从他几度停顿、努力选择一些平和词语来表达的情景来看,还是有些含蓄——如果是在酒局和饭桌上,他的训话里一定会有比上面的虎狼之词更加多的虎狼之词!
你们难道不能从他的训话里听出“官本位”的浓烈气息和鄙视普通劳动者的气息吗?如果把这样的“杈杆儿”放在陶行知面前,他们一定不合格,因为陶行知先生提倡的教育是“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
这根本不是个例!当下我所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那些许许多多站在高位上的教育生态内“杈杆儿们”,他们丝毫都看不起普普通通的劳动者,看不起那些不能帮他们在我们这个无处不商业化、资本化的现实里获得一些灰色收入的劳动者!他们评判教师是否成功的一个指标就是:是不是教育出了成名成家的学生、是不是教育出了在体制之内说了算的并且能帮助教师“办事儿”的学生!——有这样的“杈杆儿们”在,我们的教育生态会风清气正吗?
除此而外,我所见过的许多“杈杆儿”在教师大会上,除了在教师们为了晋升职称而像群狼一样,彼此撕咬得体无完肤,需要他们表现出倾向性的时候之外,在晋升教师职称的硝烟散去之后,他们还经常会在教师会议上提及“教师成功”的另一个标准——是否获得了副高级教师职称、正高级教师职称。
他们经常撇着嘴巴,以一种嘲弄弱者的口气凌虐教师们:“有一些教师,工作了一辈子,也没有混到高级职称教师称号!这样的教师,不但上班的时候和别人干一样的活儿,却拿着最低的工资;到了你退休时候,人家的退休金也是你的两倍,甚至更多,你好意思吗?!”
每当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个人总是想找个地缝儿钻进去,因为我感觉到一种强烈的羞耻感在敏感的我的内心里爆开:我因为不屑于从事那些沐猴而冠的表演,不屑于去做那些弄虚作假的职称评审材料准备,更不屑于去做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人脉”建设,所以我的职称很低很低——我已经做了二十六年初级职称教师,直到今年才刚刚晋升了中级职称教师。
我知道,职称代表的东西可不单单是局外人以为的功成名就的至高荣誉,相反,它以自己肮脏龌龊的本体代表着悬殊巨大的财富分配——很多比我上班晚的教师,他们或者她们,因为借助于姿色、人脉、情商、务虚而讨巧的工作晋升了职称,工资早就已经超过了我这么一个教坛老黄牛,或者说是教坛里的“失败者”!
这就是我每一个学期都要经历的教师培训中有关“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成功的教师”的主要内容,我想问问大家:就算你们身处教育生态之外,你们也赞成这种成功标准吗?
如果你们真的接受了这种成功标准,你们真觉得这种成功标准不至于像蝴蝶效应一样影响到你们的现实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