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香雪制药发布《关于被债权人申请预重整的提示性公告》,称公司被债权人景龙建设以“公司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及重整的可行性”为由,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预重整。
据健识局了解,两家公司对簿公堂的核心原因是:香雪制药有一笔超6600万元的工程欠款未如期支付景龙建设。2月10日,公司向健识局回应:“公司尚未收到法院关于启动预重整程序或受理重整申请的相关法律文书,关于业务是否重组的问题不方便透露。”
香雪制药是老牌中药企业,成立于1997年,2010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橘红系列、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颗粒等中成药产品为当时市场主力。其中,抗病毒口服液产品在非典期间一战成名。公司还登上过“福布斯中国潜力100”榜单。
最新的财务数据显示,香雪制药账面现金只有7560万元,大部分资产压在应收账款上。公司还有大量的借款和其他应付款,难怪支付不起6600万元的装修款。
如果香雪制药启动重整,公司股票将根据相关规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而且还可能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或破产清算的风险。
这一张欠条,可能会成为压垮香雪制药的最后一根稻草。
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这不是香雪制药和景龙建设第一次对峙了。2018年-2020年,两家公司签署了14份装修合同,总金额高达2.91亿元。彼时,香雪就由于欠付工程款,被景龙建设提起诉讼。调解书表明香雪制药在2025年3月31日前,分30期支付未付工程款合计7300万元。
但截至2024年9月30日,即使被强制执行后,香雪制药仍未向景龙建设清偿前述分期的全部债务,外加尚未偿还的工程款本金6600万元。景龙建设这才将香雪多次送上法庭。
近几年,香雪债台高筑,财务状况早就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据健识局统计,截至2月10日,香雪制药身为被告的案件数量就有285起,涉及案件被执行金额已超21.40亿元。尤其是去年一年涉及的被执行信息比较多,涉及了17.88%的案件,面对景龙建设超6600万元的欠款自然更加困难。
实际上,香雪制药近年来的偿债压力在行业内已不是秘闻。公司曾通过变卖资产、过定增、借款缓解现金流压力。据公开数据,香雪已经出售旗下6家子公司股权,包括兆阳生物、香雪生物、香雪亚洲饮料、九极日用保健品、茂名恒颐等资产。
这一系列操作并没有解决全部问题。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表示,香雪制药流动负债有51.57亿元,包括短期借款14.43亿元和其他应付款19.45亿元,相应的流动资产只有18.58亿元,其中一大半是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
香雪制药资产负债率已超70%,居于行业首位,远超中药III板块的平均水平35.88%。
基因概念撑不了太久,重整或许也是选择
香雪制药最大的问题是脱离了中药的基本盘,曾大刀阔斧的并购扩张,甚至还涉足了房地产领域。
目前香雪制药多个建设工程都停滞不前:“官洲国际生物论坛总部”项目至今工程进度在98%;五华生物医药产业园、生物岛两个项目,截至2024年三季度进度仍为90%;四川香雪制药科技产业园、宁夏六盘山绿色药产业园等项目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延迟。
香雪制药还是有极大可能通过预重组的。目前公司总资产为80.54亿元,其中一部分是在建工程,重整之后或许还有一定的价值。
香雪制药已连续四年陷入亏损。据1月15日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香雪制药2024年净利润亏损约6-8.62亿元,最高同比下滑近122%。主营业务上,香雪没有一款药能支持营收,但公司眼下哪哪都需要用钱。
2024年7月30日,香雪制药披露其TCR-T细胞治疗产品TAEST16001注射液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香雪制药股价一飞冲天,连续9个交易日上涨超210%。但基因概念带来的现象级利好终究是昙花一现,仅持续了半个月,股民便开始回归理性。这款“细胞治疗药物”目前还在II期临床,距离开发成功或者BD还很遥远。
资产负债率70%是什么概念?香雪制药需要先回答这个问题,才有资格去讲创新管线的估值故事。
撰稿丨苗苗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王苗嫦
插图|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