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发布的官方视频显示,某航空旅正在进行期待已久的换装,用新型歼-20战斗机取代歼-11B,这将大大提高该部队的作战潜力。据悉,该航空旅驻扎在河北省某空军基地,这应该是距离中国首都北京最近的部队之一。有趣的是,该航空旅除了装备歼-11B战斗机外,还装备了歼-11BG战斗机。
本文是美国《军事观察》网站发布的一篇专栏文章,由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由于本文作者为美国人,对中国实际情况的了解主要来源于网络,所以部分认知与实际情况不太符合,请大家理性看待,本人翻译此文章只是为了转述外国人员在分析从我国网络平台流出的照片后表达的一些看法,并非本人观点,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作为中国现役最先进的战斗机,歼-20目前正在扩大生产规模,预计每年的产量在100架到120架之间,仅次于美国的F-35战斗机,但后者是多个国家联合采购,并且拥有3种不同的型号。有军事专家认为,歼-20是歼-11B的直接后继机型,两者都是重型双发战斗机,具有大航程远、高机动性、大尺寸雷达以及专为空对空作战而优化的机身。
虽然歼-11B战斗机正在逐步从优先级较高的单位退出,但在歼-11BG项目下,歼-11B进行了现代化升级,装备了第5代航空电子设备,包括有源电子扫描阵列(AESA)雷达,并被重新分配到优先级较低的单位。新的航空电子设备允许歼-11B战斗机能够与歼-20、歼-16和歼-10C无缝共享数据,并使用包括霹雳-15空空导弹在内的相同武器装备。
歼-11BG战斗机
歼-11B于2009年服役,是苏-27战斗机的深度衍生型号,此前中国曾获得许可在国内组装苏-27战斗机,使用俄罗斯原厂套件的被称为歼-11,国产化程度提升后被称为歼-11A。与早期型号相比,歼-11B最重要的改进包括使用国产1493型多模脉冲多普勒雷达,机身使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并且结构经过改进后更坚固,重量减轻了700公斤。
歼-11B战斗机最初依赖俄罗斯提供的AL-31F发动机,但2022年1月证实已开始更换为国产涡扇-10B发动机。歼-20同样在2020年淘汰了俄制AL-31FM2发动机,从2021年开始使用国产涡扇-10C发动机。在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的生产线上,歼-11B已经被更先进的歼-16取代,后者被认为是全球最先进的第4.5战斗机,服役数量可能已经超过300架。
歼-16战斗机
随着中国科技行业在全球地位的提升,歼-11B为开发性能更强的第4.5战斗机奠定了基础。其衍生型号包括歼-16多用途战斗机和歼-15B舰载战斗机,目前都在生产中。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2月,中国同时试飞了两款第6代战斗机的原型机,其中一款可能会接替歼-20,就像歼-20此前接替歼-11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