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为祖国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三十年,做出卓越贡献的黄旭华院士因病逝世。2025年2月10日,黄旭华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武汉举行。
作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奠基人,黄旭华院士耗尽心血,筚路蓝缕,近乎亲手为中国海军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09I型接生。而当他离去时,中国海军新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已经驰骋在大洋深处,成为中国海军新一代战略利器。
那么,中国海军攻击型核潜艇的发展,走过了怎样的道路,未来又可能走出怎样的发展路径呢?
黄旭华院士年轻时的照片
我们在这里做做简单叙述好了,以目前已经披露出来的、中国海军攻击型核潜艇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国海军的攻击型核潜艇,基本算是走过了解决有无、再度解决有无、在解决有无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最终拿出了性能足够成熟的成品、成熟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的五个阶段。
攻击型核潜艇的诞生
首先是解决有无的阶段,最早可以上溯到毛泽东主席的那句“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这一阶段也是中国海军核潜艇研发的起步阶段,也是无数核潜艇科研人员艰苦奋斗艰难创业的阶段。
苏联没有提供任何设计资料和图纸,我们就自己收集国外的技术信息。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核潜艇水动力模型、内部舱室构型,在美国市场上出售的美国海军“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高仿真模型,就变成了我们的重要参考。
我们自己的潜艇艇载分系统性能一般,就从头开始研制艇用声呐系统、射击指挥仪、潜艇用汽轮机、雷达和电子系统等。尤其是在潜艇用核反应堆的研制上,我们完全是从零开始,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技术突破。
时至今日,中国海军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09I型的1号艇401艇,依然静静地停泊在青岛海军博物馆的码头上,这是中国海军攻击型核潜艇的研发起点。当然,它的性能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更侧重于解决了有无问题。
事实上,09I型攻击型核潜艇的多艘艇,从服役到退役,一直都处于边训练、边战备、边科研的过程中。既当战斗队,又当科研队。
战斗队——攻击型核潜艇作为具备长航时性能的水下作战兵器,战斗力强大,即使是上一代的攻击型核潜艇,在面对新型安静型常规动力潜艇时的性能也不容小觑;
科研队——中国海军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不仅要解决有无问题,更要在使用的过程逐步中,摸索攻击型核潜艇的各种战术、勤务、安全性能的边界,从而为下一代攻击型核潜艇的设计研发和应用提供有效参考。
这一过程十分漫长,从中国核潜艇的设计人员,到中国海军核潜艇的一代代艇员队成员,都为之付出了青春和血汗。毕竟,大伊万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在这里,让我们向中国海军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发人员、中国海军09I型攻击型核潜艇的一代代艇员队们,表达我们深深的崇敬、敬仰和怀念。
当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因素,09I型攻击型核潜艇在完成最后一艘艇的建造后,中国海军核潜艇的研发差点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