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斜土街道党群服务中心2楼亲邻剧场内近日掌声雷动、气氛热烈,一场以“亲邻斜土·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社区群文团队交流展演在此举行。由徐汇区委宣传部(区精神文明办)与斜土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联合主办的此次活动,集结了15支社区优秀文艺团队,以歌舞、戏曲、器乐、朗诵等多元艺术形式,为居民奉上一台饱含家国情怀的文化盛宴。

活动在朝阳舞蹈队《筷舞升莲》的灵动舞姿中拉开帷幕。团队以竹筷为道具,通过刚柔并济的肢体语言,将江南水乡的婉约与新时代的昂扬融于一体,观众席间赞叹声此起彼伏。紧随其后的沪剧队以《唱支山歌给党听》致敬经典,悠扬婉转的唱腔中流淌着对党的深情告白,不少观众轻声应和。越剧艺术团则献上传统剧目《观灯》,水袖翻飞间再现元宵灯会的欢闹图景,古老艺术的隽永魅力赢得满堂喝彩。


紧随其后的是非遗文化传承项目“杠棒号子”。八名男声演绎的《中国军魂》铿锵激越,劳动号子的原始力量与军旅歌曲的豪迈气势交织共振,仿佛将观众带入激情燃烧的岁月。日七沪剧队《江姐》选段“绣红旗”则以细腻入微的表演重现革命者的赤子之心,当演员捧着“血染”的红旗缓步台前时,剧场内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秋韵时装队的表演成为当晚亮点。身着汉唐华服的模特们手持彩旗款款而行,《汉风旗舞秀中华》将传统服饰美学与当代舞台设计完美融合,衣袂飘摇间尽显华夏文明的深邃底蕴。随后的集体朗诵《秋天里的中国》更以诗意的语言描绘神州大地的丰收盛景,朗诵者饱含深情的声线与背景大屏的金色麦浪交相辉映,构筑起震撼的视听体验。


上海说唱《海纳百川》以诙谐生动的本土语言,讲述改革开放进程中普通市民的奋斗故事,地道的沪语俚语引发观众会心一笑。弦乐合奏《红歌联奏》则通过小提琴、二胡等中西乐器的对话,让《映山红》《我的祖国》等经典旋律焕发新声,展现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包容性。


斜土街道乐邻器乐队的《红旗颂》掀起演出高潮。古筝的清越与萨克斯的浑厚奇妙共鸣,传统民乐与西洋乐器的跨界演绎,既保留原曲的壮阔气韵,又注入现代审美意趣,展现出艺术融合的无限可能。压轴登场的海韵合唱团以《祖国不会忘记你》致敬默默奉献的建设者,浑厚的男声与清亮的女声交织成磅礴声浪,新编《沂蒙山小调》则用多声部合唱重塑经典,为整场演出画上休止符。


在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剧场始终洋溢着热烈的氛围。当终场旋律渐息,全场观众自发齐声合唱《歌唱祖国》,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对家国的深情礼赞。

据斜土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参演的15支团队均来自社区文艺孵化工程,街道通过提供专业指导、搭建展示平台已培育文艺骨干300余人、孵化原创作品40余部。

记者:解景昇

编辑:邱彩红

校对:孙清渠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