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年,曹冲突然患病,无论曹操请来了多少名医为曹冲治疗,但最终还是无济于事,不久后曹冲就病逝了。

曹冲死去的消息让曹操无法接受,整日抱头痛哭,身边的大臣也感到惋惜,称曹冲聪明绝顶,突然患病而死实在可惜。

不过,在曹冲的灵堂之外,一直低着头的司马懿低声叹了一口气,嘀咕道:“愚蠢!”

那么,明明曹冲当时是人人都佩服的聪明人,可为什么司马懿却非要说曹冲愚蠢呢?



曹冲病逝

“丞相!丞相!不好了,少公子突患疾病,脉搏虚弱,昏睡不已……”208年,曹操的丞相府突然传出来这一声禀报。

曹操一听这话,脑袋嗡的一声一片空白,马上起身就往曹冲的住处跑。

到了曹冲身边时,曹操摸着曹冲的头,看着虚弱的曹冲,对随从说:“快请华佗来!”



随从当即跪下说:“丞相!华神医已死于狱中,不在人世了。”曹操那个后悔啊,马上让人把名医请来为曹冲医治。最终曹冲还是病逝了。

曹冲病逝,是《三国志》中所记载的,与《三国演义》的版本完全不一致。在《三国演义》中,曹冲是被人故意放毒鼠咬伤,感染病毒死亡的。

不过,无论曹冲最后是怎么去世的,都无法影响司马懿认为曹冲是蠢笨之人。



司马懿的想法

司马懿刚被曹操请来时,府上的文臣武将对司马懿敌意不多,因为司马懿虽然聪明,但是其略显慵懒,总不爱出面,这也让很多人觉得司马懿不够威胁。

不过,曹丕却对司马懿敌意满满,这一来,是因为司马懿的聪明才智很危险,二来,就是曹操准备让司马懿担任曹冲的老师。

要知道,当时曹冲因为十分聪慧,让曹操非常喜爱,明里暗里都将曹冲当成接班人培养,如果让如此聪明的曹冲有了司马懿这样的老师,那岂不就坐稳了继承人的位置?



所以,曹丕一边对曹冲嫉妒,一边试探司马懿的口风,想和司马懿搞好关系。

有一次曹丕派陈群到司马懿的住处打探消息,陈群张口闭口就夸少公子曹冲聪明,还说司马懿辅佐了少公子,日后必定飞黄腾达。

而司马懿在那个时候就说过,曹冲其实并不聪明,真正聪明的另有其人,说后就给陈群使了个眼色。



陈群也是聪明人,秒懂司马懿的意思,回去后就给曹丕说了司马懿的这番话,曹丕心中暗喜,从那以后就开始不断的向司马懿示好。

其实当时司马懿说的就是曹丕,因为曹丕无论在几个兄弟中还是曹操面前,一直都表现的很愚笨,几乎没有过人之处,但实际上曹丕的心眼子最多。

之所以说曹冲不聪明,那就是司马懿认为,曹冲不会隐藏自己的才能,会遭人嫉妒。与陈群的对话中抬高曹丕的言外之意,也有保护曹冲的意思。



曹冲的聪慧

曹冲幼年时,无论是考试还是读书,都凸现出来了他的聪明才智。曹操是个很爱人才的人,对于如此聪明的儿子,也是十分宠爱。

而曹操彻底被曹冲的智慧折服,还当属曹冲称象一事。

曹冲年幼时,有人给曹操送来了一头大象,曹操看着那大象就有些好奇,这又高又大的大象,到底有多重?



于是,曹操就命令大臣来给大象称重,可是大臣们就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到底该如何给大象称重。

这个时候,在旁边的曹冲就发话了:“可以用船称。”

曹操也疑惑,船又不是称,怎么能称大象呢?曹冲笑着解释说:“只要把大象装在船上,放在水中,将船与水平面刻一道印记,再将大象换成碎石,直到刻度与水平面平行,那么就可以把碎石的重量一个一个加起来。”



曹操马上命人去试,果然,没多大会大象的重量就称出来了。这可让曹操惊讶不已,身边的文武百官都想不出来的事,却让一个几岁孩童想出来了。

其实,这样的聪慧倒不至于被兄长们嫉妒,真正让曹冲处在危险之中的,则是他不分场合的聪慧。



也就是说曹冲不仅在曹操面前显得聪明,在兄长面前也显得聪明,而且他还当着曹操的面和兄长比聪明才智。

都知道,王位继承一直都是斗智斗勇的,谁都想坐上那个至高无上的王位,所以争名夺利是少不了的,而曹冲总是不隐藏自己的聪明,总是会被兄长们嫉妒,所以司马懿才说曹冲实际上不聪明。



司马懿的低调

曹冲死后,司马懿作为曹冲的老师,向曹操表示了悲哀的心情。而这时,曹操开始试探司马懿了。

很早之前,曹操就对司马懿有过疑心,觉得司马懿不是那种甘心当大臣的人,其心必有谋反之意。



司马懿自己觉得是整不过曹操的,所以在曹操面前,他一般都很谨慎。在曹冲去后,曹操让司马懿重新挑一个公子当学生,这一招就是看司马懿是不是在和谁交好,是不是打算插手曹家的事。

但司马懿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谁也不选,请求为曹冲守灵三年。

这也无疑是在为自己立一个形象,那就是让曹操认为自己忠诚,念君臣感情。曹操自然是懂司马懿的小心思的,刚好曹操也可以借此机会,压一压司马懿。



如果司马懿真的按照曹操的话,选一个公子当学生,那估计没多久曹操就会想办法除掉司马懿。因为此时的曹操,已经开始想办法为曹丕铺路了。

曹冲有一个朋友周不疑,在曹冲去世后,因为曹操担心周不疑太过聪明,未来曹丕可能玩不过他,于是就把周不疑给除掉了。

可是,如果我们就事论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真的是错误的吗?其实不然,贪婪和人心险恶才是罪魁祸首。

信息来源:
《三国志·魏书二十·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
《三国演义》
曹冲、司马懿——百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