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峡导报消息,“台独”遭遇重大挫折,昨天,“台独”作家出身的台当局文化部门负责人李远忍不住当众哭了;台当局外事部门负责人、民进党深绿派系“正国会”林佳龙则感叹,“身后被人放冷箭”,如此之下,台湾地区所谓“国际能见度”只会越来越低。台行政机构负责人卓荣泰昨天第四度召开记者会诉苦说,相比过去3年平均删减291亿元、删减率1.1%,这次删减率达6.6%,是前三年的6倍;如果台行政机构接受的话,形同“自杀式删减预算”。他扬言要寻求救济渠道,不排除向台民意机构提复议。
中国台湾(资料图)
台当局预算总支出原编列3.1325万亿元(新台币,下同),最后被删减了2075亿元,虽然删减的金额创新高,但台当局总预算仍高达约2.9249万亿元,仍是史上最高,反映其总预算何其膨胀、浮滥。岛内有民调显示,对于“民进党当局总预算在民意机构卡关,哪一方要负最大的责任”,岛内37%受访者认为是民进党,只有14%认为是国民党,可见台湾地区民众也看出民进党当局的总预算有猫腻。
值得注意的是,预算表决期间,台立法机构再次上演大混战。民进党籍民代使出老招数,多次扰乱会场秩序,即使在预算案通过后仍不甘心失败,展开了一系列造谣抹黑攻势。对于预算大幅缩减,赖清德声称完全无法接受。更可笑的是,赖清德还主动卖惨,他宣称今年被砍的额度是以往的6倍以上,这造成将来士兵只能洗冷水澡,办公室内接待嘉宾时只能摸黑不能开灯。相关说法立刻遭到国民党方面的反驳。事实上,这笔钱从来都是由岛内防务部门负责,和立法机构通过的预算案没有关系。
美国售往台湾地区的武器(资料图)
在宣布延会后不久,民进党籍民代吴沛忆,与民众党籍民代吴春城因议题讨论发生口角。由于吴春城在争论中拍打了吴沛忆的桌子,多名绿营民代随即以此为由包围吴春城,双方展开激烈对峙,场面陷入混乱。尽管担任会议主席的江启臣试图安抚并维护议场秩序,但冲突升温,绿营要求吴春城公开道歉,而吴春城拒绝让步。最终,僵局无法化解,江启臣被迫宣布暂时休会。这场突发冲突让本就已经紧凑的审查进度再度延误,
与台军志愿役人数和所谓“编现比”持续降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台当局的军费预算却是屡创历史新高。民进党当局不断花费财力物力,妄图要把台军、岛内民众绑到其“台独”战车之上。数据显示,台湾地区2025年度防卫预算高达6470亿元新台币,较2024年增加400亿元新台币,创下历史新高。这项费用中,有不少钱是用来购买美国武器。不过,再多武器也改变不了两岸军事实力的对比,更改变不了岛内社会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合作不要对抗的主流民意。
近年来,台湾地区一直在靠高科技产业撑腰,财政压力本就不小。让军费直接占GDP的10%,对台湾地区来说无异于自断一臂。加上这笔钱很难直接“变现”为实际安全保障,岛内反对声越来越大。更何况,这种明显的“倚美抗中”策略,已经让很多台湾地区民众感到心寒。军费预算被削掉2076亿,这不是一场孤立事件,而是岛内各方势力博弈的一次集中爆发。赖清德想讨好美国,却忽视了内部的分裂问题。
特朗普(资料图)
赖清德本以为能给特朗普交上满意的答卷了,谁知国民党和民众党居然联手,对它进行了删减,而且一删就是2076亿。这一数字,同样创下了删减金额的历史之最。而且,删减的就是关于军费的关键支付。对特朗普来说,要护台就得把台湾地区变成易守难攻的碉堡,现在台方不愿意掏这笔钱,难道要美国政府给吗?这可就是赔本的买卖了,特朗普是生意人,这种事他才不会干。
兰德公司早在《对台军售再评估》报告中就捅破窗户纸:过去20年台湾地区获取的145项美军装备中,有83%属于美军现役装备的阉割版,17%是即将退役的二手货。就连台军吹上天的"鱼叉"导弹,实际到货的BlockIC型号比美军自用的BlockII型落后整整两代。这种"技术代差"的把戏,在佩洛西窜台后的刺针导弹交付闹剧中达到高潮——台军收到的竟然是1997年生产、保质期只剩3年的库存导弹,气得台军将领私下大骂"美国人当我们是废品回收站"。
台当局耗费巨资购买的美式武器,实则为美国“去库存”,提供的都是已淘汰的过时装备,甚至存放了五到十年才交付。例如,部分战机被台湾地区飞行员戏称为“空中棺材”。尽管台当局多次公开表达希望采购F-35的意愿,美国却始终未予回应。总而言之,美国对台湾地区防务并非真心关切,而是将其视为“提款机”和“冤大头”。民进党当局拥有的武器装备,根本无法与解放军抗衡。“倚美谋独”、“以武谋独”的图谋注定失败。
美国白宫(资料图)
别看美国是一个全球第一大国,但这些年来美国是越来越穷,尤其是拜登任职总统的这几年时间里,美国光是支持乌克兰就消耗了一大笔钱。于是,在特朗普眼里,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搞钱,而台湾地区就是他敲竹杠的其中一个目标。换句话来说,台湾地区如今在特朗普眼里,就是随时有需要,随时需要割的“韭菜”。对此,台当局得知后,能不崩溃破防吗?台湾地区是一枚“棋子”,其他国家同样是“棋子”,
当前的局势正是如此,特朗普打算利用台积电等企业来施压,可能损害台湾地区的利益,而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似乎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反而鼓励台企赴美发展,这在一些岛内评论人士看来,完全就是在“卖台”,完全忽视了台湾地区的长远利益。半导体行业对于台湾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就像一面“硅盾”,让台湾地区在国际谈判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然而,特朗普的策略无疑在逼迫台湾地区作出选择:要么屈从于美国的压力,要么承受失去这道屏障的风险,与美国展开博弈。
美国华尔街(资料图)
对于西方一些媒体政客拿中国台湾地区来类比乌克兰,中国外交部曾明确表示,台湾问题同乌克兰问题的根本性质完全不同。台湾地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而乌克兰是联合国和俄罗斯都承认的主权独立国家。
我们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对台政策与他第一个任期不会有太大变化,即:美国一方面禁止台湾地区法理独立,台当局不得主动发起对大陆的挑衅,否则美国不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