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个弹丸小国,四面环海,陆地面积狭小,却有着1亿多人口,资源匮乏不说,想修建一个飞机场,都要处心积虑填海造陆才能有地方修建。日本填海3万亩,耗费263亿资金,打造海上机场,甚至还自傲建造技术很厉害,然而在科技发展方面,中国从来没有停止提升的脚步,现在中国将要建造全球最大的海上机场,甚至能超越日本。



填海造陆建设机场,涉及很多技术问题,整体的机场占地选址,坚固程度,飞机起降冲击的下降问题等。

我国有着诸多机场,随着经济腾飞对新建机场的审批和规划,也在稳定增加。我国不仅克服地理条件的阻碍,削平山头建造机场,还建造全球最大的海上机场,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

全球范围内,在海上填海造陆地修建机场的国家很多见,主要是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选择的一个必然方案,比如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都有海上机场,而且根据各自技术不同,建造的机场规模和使用情况,都有所不同。



但是有一个近似的特点,这些修建海上机场的国家,都是本身国土面积有限,大多是岛国难以找到更合适的位置修建机场,不得已才采用造陆修建机场的方式。

我国幅员辽阔,陆地面积广袤到让一些小国艳羡不已,为何我国也要填海建造机场?

这主要考虑到我国民航和货运航班等需求的快速增长,根据需要分流的航运位置的枢纽位置,选址后论证决定的,再由专家团队设计方案,提交给国家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最终敲定了要建造海上机场。

比如我国一直在使用中的岛屿上的扩建陆地再修建的机场,澳门国际机场,就属于这个情况,而且修建的难度非常大,当时所耗费的技术成本和资金成本都非常高。但是建造完成后,机场的吞吐能力非常可观,也成为澳门连接国内和国际的重要枢纽。



现在规划推进建设中的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设计的方案是先填海建造人工岛,再到岛上建造海上机场,这个工程的庞大程度也能创造全球海上机场之最。面临和需要完成的技术和挑战,也是创造了世界的难题集合纪录。

填海造陆最大的难题体现在,海洋的洋流是永久不停息的冲刷,海上的风浪也是无休无止,对于海底的清淤固定带来极大的挑战。

如何让填海区域的岩石和陆地部分,不至于在常年的浸泡和冲刷下,出现缩小面积和松动的情况,再有如何保证修建的机场跑道在频繁的飞机俯冲降落和起飞中,砸击跑道地面不至于塌陷,都是海上机场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日本的海上机场就因为长期经受飞机从高空俯冲砸击,整个海上机场不断下降,未来如果没有好的解决方式,可能从理论上说终有一天海上机场就会被海水淹没。



那么随着我国基建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填海造陆方面,我国有着重器,吹砂填海造陆加以补充大块岩石,以及人工岛的边缘固沙技术,都有属于自己的专利技术。

2024年6月,金州湾国际机场经过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正式启动建设工程,项目总体将会填海3万亩,机场建造完成后,将会打造出整体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5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建筑群,机场建造198个机位,可以支持执行4F最高飞行标准,总耗资263亿,年实现超过32.8万架次飞机起降,运输能力吞吐客源量高达4300万人次,可见整个工程的作业量非常可观,难度则是更令人咋舌。



大连在使用和运行的周水子国际机场,距离这个新筹建的国际机场,只有18公里的距离,而这个金州湾国际机场,距离大连市中心位置只有23公里,为何还要在如此近距离,修建一个世界规模最大的海上机场?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始建于十九世纪,距今超过百年历史,虽然经过几次扩建和升级,但是原有的跑道和机场设施等,面对如今高频次的航运需求,还有着应接不暇的紧张。而机场周边都是密集的居民区,经年历久,想要全面搬迁的话也不现实,随着大连的航班客货运需求增长,对于修建一个更大规模的国际机场,就显得势在必行。



而修建人工岛,在其上再建造机场,则是考虑到周边的整体环境,地理位置和地质特点,以及设计使用方案之后的综合考虑,因此金州湾国际机场,是我国现代化基建水平的展示,更是中国建造海上机场的新的丰碑之作。

这座机场预计将于2028年交付正式投入使用,将会成为我国“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也将会成为我国港口城市链接国际的重要枢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