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安徽法治报》2版

原标题

做优“雷池检语”

让普法宣传有声有色

通讯员 汪玲


▲望江县人民检察院新媒体团队合影。孙健 摄

以文化人,法润万家。望江县是“不越雷池一步”典故的发源地。近年来,望江县人民检察院深挖雷池文化,精心打造“雷池检语”宣传品牌,致力于用短视频讲述检察好故事、传递法治正能量、展现队伍新风采。该院入选全国检察新媒体年度新锐二十佳,获评全国检察机关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成绩突出单位,新媒体工作室团队被检察日报社评为“全国十佳新媒体团队”。两年打造微电影微视频40余部,多部作品在市级以上各类“三微”作品大赛中获奖、被上级院推介,微信公众号每月持续入围安徽省互联网+检察指数区县排行榜。

坚持“全员参与” 凝聚宣传合力

在望江县检察院,人人都是法治宣传员。该院始终坚持把检察宣传工作与检察业务工作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办案、宣传两个任务一起下、两副担子一起挑、两个效果一起抓,形成院领导带头抓宣传、政治部抓统筹、各部室协作抓落实的“全院一盘棋”宣传工作格局。

“一直以来,我们注重培养挖掘素质高、会写作、能拍摄、善剪辑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实现‘自编、自导、自拍、自演、自制’全链条自主创作。”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琳介绍道。在该院,检察干警既当编剧,又当导演,还当演员,成为“一支行走的剧组”,为检察新媒体创新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两年来有超过80%的干警参与创作。众人拾柴火焰高,该院还建立新闻宣传部门与业务部门“线索定期碰头”“剧本围读讨论”等机制,变“被动等稿”为“主动约稿”,共同挖掘检察工作中的创新亮点,做到拍摄与时俱进、与案俱进,取得良好效果。

为激活检察宣传“一池春水”,建立了《信息宣传调研奖惩办法》,对5个部门和45周岁以下年轻干警宣传作品数量和质量实行目标管理,纳入评优评先、绩效考核,全方位激发宣传积极性。该院宣传工作连续多年在全市位居前列,2名干警入选首批全省、全市检察新闻宣传文化人才库,1名干警在全省网宣岗位练兵竞赛中获奖。

坚持“内容为王” 讲好检察故事

好的内容永远是舆论场上的“硬通货”。该院紧紧围绕“四大检察”“十大业务”进行硬核内容输出,深挖检察业务这座“富矿”,把晦涩难懂的法律术语、检察案例,变成群众听得懂、感兴趣的法治作品、检察故事。打破常规的案例普法形式,改用故事化、可视化、生活化的方式拍摄制作防范电信诈骗、公益诉讼守护生态环境、检察司法救助等系列普法微视频,形成宣传叠加效应,让检察宣传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望江县检察院立足百姓视角做好普法宣传。在创作《牛伯伯的春天》时,根据角色设定使用地道的望江方言,表达更接地气,展示了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不仅关注生态恢复,更帮助解决养殖户实际困难。既有普法意义,又有检察温情,该作品荣获全国检察新媒体月度优秀作品奖。

2024年,该院将办理的一起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案件改编成故事,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拍摄了作品《重生的古塔》,讲述了人大与检察监督联动、省市县三级检察一体履职,推动千年古塔恢复古朴风貌背后的故事,该作品也获评全省检察机关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二等奖。

坚持“守正创新” 擦亮宣传名片

“守正”,就是要做到立场正、渠道正、内容正;“创新”,则是要创新宣传新思路、新举措、新方式。

“短视频宣传首先要在主题立意上下功夫,我们始终坚持把‘从政治上看’落实到宣传舆论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该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赵玉玲说。把牢宣传方向上的“定海神针”后,还需要思考如何创新表达,让更多检察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塑造品牌辨识度,该院持续深耕特色栏目。立足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创设《望未来云课堂》短视频栏目,让青少年们“秒懂”法律知识。围绕公正司法、廉洁司法,创设《清廉云剧院》系列,潜移默化筑牢廉洁底线。探索普法新路径,创设《普法微课堂》,制作《离婚后彩礼是否需要归还》《如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等视频以案说法,促进群众法治观念养成。

近年来,该院敏锐捕捉短视频发展形势变化,运用情景剧、方言、快板等接地气的表达方式,精心策划、创作剧本、打磨优质视频产品,用通俗的语言和有趣的演绎进行普法宣传,赢得各界认可和群众好评。其中,围绕强制报告制度、未成年人偷越国边境自制的《暗夜里的光》《过界》获评平安安庆“三微”比赛二等奖、三等奖,宣传家庭保护和打击“两卡”犯罪的主题微电影《破茧》入围检察日报正义网优秀新媒体作品展播活动。

第8284期

安徽检察新媒体出品

审核丨任小玲

来源丨安徽法治报

编辑丨李昂

投稿邮箱丨ahjcxmt@163.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