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助力车为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方便,然而,最近市民陈女士向本报热线反映,在骑哈啰助力车时,因定位不准,她遭遇“想还却还不了”的窘境。陈女士这种情况是个例吗?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状况?骑共享助力车怎样才能避免“踩雷”?记者进行了体验和采访。

市民借车容易,还车难

陈女士回忆,1月3日傍晚6点多,她从市区绿地世纪城附近借了辆哈啰助力车去往1.9公里外的万象城,手机APP地图显示万象城南门有处停车点。大概10分钟后,她到达该处,将车停在了象征“电子围栏”的蓝色划线框内,蹊跷的是,软件却显示车没停进去,说最近的停车“P点”离自己还有90米。

于是,陈女士按照手机导航移动,在附近转来转去,始终找不到其他停车点,找线上客服也没人回复,眼看半个小时过去了,她只能硬着头皮将车停在蓝框内,为此额外支付了莫名其妙的8元调度费。

“本想骑车快点的,没想到比走路还麻烦。”第二天客服上班后,陈女士再次进行申诉,最终收到了调度费的退款。

陈女士说,这次还车难的经历,让她再次想起去年7月的一次借车过程。那天晚上她去泰州体育馆看演唱会,结束时已是晚上10点多,走了一段路,看到路边有几辆哈啰助力车乱七八糟地停着,便想骑车回家。不料,手机扫码后,车辆发出“嘟嘟”报警声,手机显示车辆不在停放区,需交一笔调度费。“难道是前面借车的人,没将车停在指定区域内,他的调度费转嫁到我头上了?”可是不交费,哈啰App页面就无法返回主菜单,直到晚上11点多,陈女士也联系不上客服,同时也无法取消车辆报警,陈女士急得团团转,最后只得弃车步行回家。次日清晨,她向哈啰App后台再次申诉,客服取消了记在她名下的调度费和所谓长达数小时的“骑行费”。

“两次体验,都很糟糕,尤其想不到的是大半年过去了,哈啰没有修补系统漏洞,两次莫名被扣调度费,感觉像被人讹诈了一样,搞得我现在都不敢骑了。”陈女士认为,共享助力车用户庞大,运营商不能只顾收费,还应快速回应用户诉求,填补技术盲点,不断更新软件,提高还车定位精准度。

记者搜索发现,网上有不少人吐槽哈啰助力车“还车难”,仅小红书(截至2月6日17:58)就有1500多条相关笔记:“旁边停的都是哈啰单车,停车点也显示就在这里,但还是不让我停。”“我从哪取出来的,放回哪去,它都说我不在停车点。”“我每次都在停车点,还是说我停得不对。”

据“新浪科技”报道,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曾发文“炮轰”哈啰单车,在使用哈啰单车服务时,他将单车停放在了指定的自行车停车区域内,但哈啰单车却对他收取了调度费,理由是他没有将车停在电子围栏划定的范围内。然而讽刺的是,他发现哈啰单车的运营人员是可以将车停进同一地点的。这让他质疑哈啰单车的规则是否具有一致性,即“为什么官方工作人员可以停,而普通用户停就要收调度费,并被罚款?”

记者还车3次“卡顿”1次


南理工泰州科技学院南门一处停车点,市民在扫码用车。晓风 摄

目前泰州市区范围内,覆盖面最广的助力车品牌是哈啰“小蓝车”。为了规范共享助力车停车秩序,哈啰运营商在小区、大型商圈、交通枢纽、写字楼、学校、医院等周边位置,规划了车辆停放点,有的路面上还施划了停车区域框,并引导市民骑行后将车停在蓝色框内。

为体验还车过程,上月中旬,记者在海陵区康桥水岸东门,随机扫码了一辆哈啰助力车,软件显示可骑行距离76公里,骑行费为起步价+时长费,起步价(前30分钟)2元,超出30分钟外,每半小时2元。时长不足1个计费周期时,按1个计费周期计算费用。

点击“确认开锁”,哈啰App弹出“停车点外还车将收取调度费”“请在蓝色运营区内骑行”“请取出头盔,全程佩戴”等信息提示,页面上标注了一个个“P”点的长方形即为停车位。

记者沿着春晖路自北向南行驶,骑行至春晖南路春晖花苑西门,这里有一处停车点,把车骑到“P”形停车点位后,点击“我要还车”,车辆成功落锁归还。

在该停车点,记者又扫了一辆车,沿着原先的路线往回骑,在中铁溪源西门附近的人行道上,地面蓝色线框内,10辆共享单车整齐地排列在一起,不过这回还车可没那么顺利了,人车均在划线框内,页面却显示“你在停车P点外,还车需骑入停车P点内”,下面有三个选项,分别为“重试还车”“在此还车需支付8元调度费”“去最近停车P点,距离36米”。点击“重试还车”,依然“越界”,最近停车点距离变成了37米。记者尝试将车往后退了一小步,然后推回原位置,再次点击“重试还车”,手机跳转到支付页面,终于显示还车成功。

记者随机询问了8名哈啰助力车用户,其中2名“老用户”表示确实遇到过还车不畅的情况。泰州学院音乐系汤同学表示,对于哈啰系统总提示车辆不在停车点,她已见怪不怪。

官方 “定位漂移”导致还车难

据了解,哈啰共享助力车于2023年2月份进入泰州,目前市区投放总量为6000辆。

哈啰骑行的相关人士介绍,哈啰助力车的智能定位系统,依托北斗卫星和GPS技术,通过设置虚拟的“电子围栏”来规范还车行为。用户骑行结束后,必须确保手机与车辆芯片均处于电子围栏内才能完成还车流程。若用户未能正确停放,系统会发出提醒并收取额外调度费。此外,对高流量区域,如泰州学院北门、万达广场等停车点,哈啰骑行还引入了垂直停放模式,即要求车辆停放时,必须保持直立状态。

对于市民反映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成功还车的问题,哈啰骑行泰州地区负责人徐德成表示,这类问题通常与定位漂移有关。他解释说:“在人口密集区或建筑物较多的地方,手机信号可能受到干扰或延迟,导致定位不准。”此外,有些停车点因附近商户投诉而被取消,但相关信息没有及时更新到系统中,导致用户仍按旧习惯停车。

那么,如果市民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类似问题,该如何处理呢?徐德成说,首先市民要确保车辆停进电子围栏内,“有些市民看到路边上有个非机动车的框,就理解在此处可以还车,但实际上有些线框并非哈啰的停车点,实际的还车点还是要以哈啰APP或支付宝小程序地图中显示的还车点为准。”徐德成还提醒,“如果确认是在还车点内但仍无法正常还车的,可尝试刷新地图定位、重新开启蓝牙及网络连接,适当调整手机位置以帮助准确识别。如果仍无法还车的,可通过在线客服或拨打客服热线95175177进行反馈。”

徐德成说,为了给泰州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环境,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哈啰”将在泰州地区采取多项措施。首先是加强技术支持,优化算法,以提高定位精度;其次是深度优化还车点位布局,确保线上线下信息一致。此外,“哈啰”还将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沟通合作,共同改善停车设施管理,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图文来源:泰州日报

综合编辑:泰州百晓生


PS: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内容,记得读完点一下“在看”,加个“星标”,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点“在看”支持我们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