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萌

立春已过,豫东平原大地渐渐奏响新春序章。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焕然一新的丁河楼村,沉浸在喜悦的年味儿之中。


村民袁博给家中大门贴“福”字。人民网记者 张萌摄

“俺们这新年蒸馒头、包包子,炸丸子、焦麻叶、卷煎,还煮牛肉,一家人其乐融融,街上的人也多,热热闹闹的!”在省城工作的袁博26岁,是村民袁文贞家里最小的儿子,年前置办年货、大扫除、贴春联,是家里“除旧布新”的主力。

村支书袁文杰介绍,村里还有很多在苏州一带打工的年轻人,都回到村里过年。村民丁庆远的儿子儿媳也从江苏回来了。“家里年前就蒸了几大屉的包子,足够一家人吃一阵子了”。丁庆远的妻子问儿媳在丁河楼生活是否习惯,儿媳说:“好嘞很,吃的用的啥都有。”


丁河楼村村景。人民网记者 张萌摄

丁河楼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刘店乡,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定点帮扶村。村里以前非常贫困,在前些年的脱贫攻坚战中,经过铁路集团的帮扶,村民过上了幸福日子。

据了解,2015年至今,已有4位来自国铁郑州局集团的驻村第一书记来村里开展工作。受帮扶多年,小镇换新颜。如今,村党支部已是河南省内获得支部过硬星、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的“五星”支部。


村民开办的手套加工车间。人民网记者 张萌摄

村里年轻人多,有朝气;小产业多,家门口就能很好地就业……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北车辆段党委副书记、丁河楼村驻村第一书记宋飞强谈起村里的产业发展,如数家珍。

“几个帮扶车间运作都比较好,主要承包给从事外贸服装代加工的‘大户’,还有沙发罩、帽子等等。我们支持智慧农业,有特色种养殖,现在高标准的蔬菜大棚有17个,肉兔养殖基地10亩,还有红富士苹果园等等。”

宋飞强介绍,村里有不少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做起了代加工生意,开办了箱包厂、手套车间等等,还有鞋服类的直播带货间。

新春之际,这些大小车间、厂房都贴上了“福”字。从昆山返乡创业开办粘合木板厂的袁雷松给工厂贴上了春联。


帮扶单位为村民送来新春慰问品。受访者供图

村民袁基鑫和父母开办的家庭式家具加工厂,年前接了一批制作老板椅的订单,节日期间都在加工椅子的零件。袁基鑫的母亲说,“俺们村里没闲人,反正都能干!俺们家年前还收到了村里发的慰问品!”

据了解,帮扶单位联合村“两委”,小年时慰问了60岁以上老人、老党员、困难群众、优秀志愿者等306户村民,为他们送去了米、面、油等物资。

漫步丁河楼村,村里的主要道路以“京广路”“陇海路”等铁路元素命名,京广路上有6幅铁路主题文化的墙绘,村南边有2个铁路小镇主题的文化广场,孩子们在广场扎堆儿玩耍。


村里儿童在“铁路小镇”主题广场嬉戏。受访者供图

“我们村以‘铁路小镇’为主题的人居环境建设效果很好,有些用废旧铁路物资装点建设的主题景观,附近几个村的人也经常来玩。”宋飞强谈到对丁河楼村未来的发展规划:经过坑塘治理的两个小湖,连上村南边的河,形成了村里的生态廊道;现在村里有“一河两湖四花园”,未来还可以尝试开发旅游研学,吸引游客来体验采摘、垂钓、参观养殖。

新春佳节,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图景中,还有无数像丁河楼村这样的新农村,致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繁荣乡村文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热气腾腾,充满温暖与希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