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斌站在镇政府大楼前,望着这座略显陈旧的建筑,深吸了一口气。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折射出刺眼的光芒,他下意识地眯了眯眼。
"陈镇长,欢迎欢迎!"一个身材微胖的中年男人快步走来,脸上堆满笑容,"我是办公室主任刘明,以后就是您的直接下属了。"
陈东斌握了握对方的手,感觉到掌心有些潮湿。他注意到刘明的目光闪烁,笑容里带着几分不自然。
办公室在三楼,采光很好,但陈东斌一进门就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霉味。刘明殷勤地帮他拉开椅子:"陈镇长,这是您的办公桌,电脑都是新配的。对了,这是最近几个扶贫项目的资料,您先看看。"
陈东斌接过厚厚一摞文件,随手翻开最上面的一份。这是一份关于贫困村道路改造的预算报表,他敏锐地注意到,材料采购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
"刘主任,"他抬起头,"这个水泥的报价是不是有点问题?"
刘明的笑容僵了一下:"这个...这是经过招标的,价格都是公开透明的。"
陈东斌没有继续追问,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打草惊蛇的时候。等刘明离开后,他立即开始仔细查阅所有文件。越看越心惊,几乎每个项目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下班后,他没有回家,而是开车去了最偏远的几个贫困村。夜幕降临时,他敲开了一户贫困户的门。
"大爷,我是新来的副镇长陈东斌,想了解一下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老人警惕地看着他,半晌才让开身子:"进来吧。"
屋里很暗,只有一盏昏黄的灯泡。陈东斌注意到墙角堆着几袋发霉的粮食,桌上摆着几个空药盒。
"大爷,您领到扶贫款了吗?"
老人叹了口气:"领是领了,就是...比说的少。"
"少了多少?"
"这个..."老人欲言又止,最后摇摇头,"算了,说了也没用。"
陈东斌正要追问,突然听见外面传来脚步声。他警觉地站起身,透过窗户看见几个黑影在院子里晃动。
"大爷,您先休息,我改天再来。"他压低声音说,然后从后门悄悄离开。
回到车上,陈东斌的手还在微微发抖。他知道,自己已经触碰到了某些人的利益。但他更清楚,如果现在退缩,那些贫困户就永远得不到应有的帮助。
第二天一早,他刚到办公室就发现桌上放着一个信封。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张照片——正是昨晚他在贫困户家走访的画面。照片背面写着:"多管闲事,小心后果。"
陈东斌冷笑一声,把照片收进抽屉。这时,他突然注意到办公桌下方有一个不起眼的黑点。凑近一看,竟然是一个微型窃听器。
他不动声色地继续工作,心里却在盘算着对策。中午,他借口要去县里开会,开车来到一个偏僻的咖啡馆。
"小芳,"他对早已等在那里的女孩说,"你确定要这么做吗?"
女孩是之前那个村老支书的女儿,现在在镇政府财务科工作。她紧张地绞着手指:"陈镇长,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他们...他们太过分了。"
说着,她从包里掏出一个U盘:"这里面是近三年的账目,我偷偷备份的。他们虚报项目,克扣扶贫款,还...还威胁举报的人。"
陈东斌接过U盘,感觉重若千钧。他知道,一旦打开这个潘多拉魔盒,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谢谢你,小芳。"他郑重地说,"我向你保证,一定会还大家一个公道。"
回到办公室,陈东斌开始仔细研究U盘里的资料。越看越心惊,涉及的金额之大、人员之广,远远超出他的想象。更让他震惊的是,镇长李建国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各种违规操作中。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李建国带着几个人走了进来,脸上挂着意味深长的笑容。
"陈镇长,听说你在查账?"他慢悠悠地说,"年轻人有干劲是好事,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嘛。"
陈东斌站起身,直视着对方的眼睛:"李镇长,我确实在查账。因为有些账目,实在让人看不下去。"
李建国的笑容消失了:"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陈东斌从抽屉里拿出一叠文件,"这些虚报的项目、克扣的扶贫款,还有威胁举报人的行为,都应该有个说法。"
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凝固。李建国脸色铁青,他身后的几个人已经把手伸向了腰间。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警笛声。陈东斌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李镇长,我建议你们不要轻举妄动。因为就在十分钟前,我已经把相关证据交给了纪委和公安局。"
李建国踉跄后退,脸色煞白。他知道,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保护伞,在这一刻彻底崩塌了。
警笛声由远及近,几辆警车和纪委的公务车停在了镇政府大楼前。李建国瘫坐在椅子上,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李建国同志,"纪委的工作人员走进办公室,"请你配合我们调查。"
陈东斌看着李建国被带走,心里却没有丝毫轻松。他知道,这只是开始。U盘里的资料显示,李建国背后还有更大的保护伞。
果然,第二天一早,他就接到了县里的电话。
"小陈啊,"电话那头是分管扶贫的副县长王德海,"听说你最近在查账?年轻人有干劲是好事,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嘛。"
陈东斌握紧电话:"王县长,我是按照程序办事。如果发现问题不查,那才是失职。"
"呵呵,"王德海干笑两声,"你说得对。不过有些事情,还是要讲究证据的。对了,听说你们镇有个叫小芳的财务人员?"
陈东斌心里一紧:"是的。"
"哦,我听说她最近身体不太好,建议她多休息休息。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挂掉电话,陈东斌立即拨通了小芳的号码,却始终无人接听。他冲出办公室,开车直奔小芳家。
路上,他不断回想着U盘里的内容。那些转账记录、会议纪要,无不指向一个庞大的利益网络。而王德海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各种可疑的批示中。
赶到小芳家时,只见房门大开,屋里一片狼藉。邻居告诉他,早上有几个陌生人来找过小芳,之后她就匆匆离开了。
陈东斌立即报警,同时发动所有能联系上的人寻找小芳。就在这时,他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小芳出了车祸,正在抢救。
赶到医院时,小芳还在手术室。医生告诉他,车祸很蹊跷,像是被人故意撞的。
陈东斌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知道,对方开始狗急跳墙了。
三天后,小芳终于脱离危险。陈东斌守在病房外,接到了省纪委专案组的电话。
"陈东斌同志,"电话那头是个沉稳的男声,"我们是省纪委专案组。你提供的证据非常重要,但现在我们需要你的进一步配合。"
"我愿意配合。"陈东斌毫不犹豫地说。
"好。首先,你要注意安全。其次,继续在明面上调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们会暗中调查,收集更多证据。"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东斌按照专案组的指示,大张旗鼓地开展扶贫资金清查工作。他故意放出风声,说要彻查近五年的所有账目。
果然,压力接踵而至。有人匿名举报他贪污,有人造谣他生活作风有问题,甚至有人在他车上动了手脚,差点酿成车祸。
但陈东斌没有退缩。他知道,每承受一次攻击,专案组就离真相更近一步。
一个月后,专案组收网了。王德海被双规,县里多名领导落马,一个庞大的腐败网络被彻底摧毁。
当陈东斌站在新闻发布会的现场,看着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面孔如今垂头丧气的样子,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发布会结束后,他回到医院看望小芳。小芳已经能坐起来了,脸上也有了血色。
"陈镇长,"小芳笑着说,"我们赢了吗?"
"我们赢了。"陈东斌握住她的手,"谢谢你,小芳。没有你的勇气,我们不可能揭开这个盖子。"
小芳摇摇头:"应该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可能早就放弃了。"
陈东斌走出医院时,夕阳正好。他深吸一口气,感觉空气格外清新。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扶贫工作任重道远,但只要心中有光,就一定能照亮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