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一合上,又是一年。人头攒动的春运返程高峰还在延续,与此同时,轰轰烈烈的后备箱大赛即将到达下一个赛点,看着网友们晒出的鸡飞狗跳的后备箱,仿佛离乡的愁绪一点点被稀释,取而代之的是载满亲人关怀出发的欢欣。


图源:小红书用户

近日,理想汽车发布催泪短片《爸,我出发了》,聚焦离家主题,以游子踏上返程之路的离别场景,诠释无言胜有声的父子亲情故事,看完忍不住深深共情。





镜头对准游子离家故事

生活化场景引共鸣

合不上的行李箱、塞不完的土特产……鼓鼓的行囊,细碎的叮嘱,满满的都是亲人的牵挂与爱意,熟悉的场景,让我们仿佛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过去读朱自清《背影》,不免被作者的描写所触动,但受限于个人阅历,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今我们在时代的浪潮中摸爬滚打,才明白那朴素的文字里藏着的,是岁月深处的父爱。

短片以较多镜头,刻画了离别情境下,父与子的目送,缄默无言,最终渐行渐远,把离家时的不舍表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不舍,但离别之后会是团聚,后视镜里逐渐模糊的背影,会成为每一次出发最坚实的依靠。



越是真实的故事越能够触动人心,这支短片在勾起在外漂泊人群的辛酸无奈的同时,通过“离别”的一体两面讲述了出发,从而引出主旨,既牵引出游子心中对于离家的共鸣,也在受众心中起到了抚慰情绪的作用。



洞察春运返程情绪

拉近与受众的情感距离

春运,全球最大规模的年度人员迁徙,千家万户都在上演着离别,浓浓的离别愁绪萦绕在每个游子和牵挂他们的家人的心间。

“离别”,成为了当下返程高峰节点下,品牌与用户的情感共识。基于这样的情感洞察,通过还原现实的故事题材来进行情感刻画,更容易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返乡的时候,见到亲人,大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妈,我回来了”,与之相对的,是握着方向盘离开家时的一声,“爸,我出发了”,在中式父爱的语境下,这一句话被赋予了厚重的情感分量,既是告别,也代表着游子在心底与父亲的力量完成一次交接,游子们会带着深沉的父爱与期许,踏上一段新的征程。

而出现在一幕幕离别场景中的理想汽车,则通过锚定场景价值,完成了从功能属性到价值载体的情感跃迁,化身为了陪伴用户人生旅途,承载家庭情感的伙伴。



短片以“家”为核心,触动消费者脑海中关于家的美好记忆与情感,顺势提出“理想汽车,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的主张,助力品牌达成家庭场景的渗透。



走心式沟通

赋予品牌暖心底色

在新能源汽车日益内卷的当下,品牌与消费者沟通,早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功能性输出的层面,而是更注重情感价值的输出,把产品与消费者的情感需求链接在一起。

在不久前才过去的2024年年末,一汽大众带来了一支动画广告《父亲的遗憾清单》,以柴犬儿子为故事主角,讲述他带着父亲的遗憾清单穿梭于父亲的各个人生节点的故事,借讲述故事传递品牌精神。

在故事当中,儿子多次尝试帮父亲弥补遗憾都以失败告终,直到儿子穿越到1977年,父亲的遗憾是车坏了没能参加赶去参加高考,儿子留下一汽大众汽车和纸条“勇往直前,不留遗憾”,助力柴犬父亲完成心愿后穿越回当下,最后父亲开着一汽大众来接儿子,父亲的遗憾被弥补,故事达成了完美结局。

人们到了年末总是习惯于复盘与审视自我,焦虑、遗憾、期待……各种情绪交织缠绕,一汽大众在这个节点下,发布广告探讨关于“遗憾”的话题,实现了与大众情绪的共振,让故事主角的每一次穿越都成为对过去的重新审视与修正,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通过子代修正父辈遗憾的逆向叙事,故事融入了个体成长与代际亲情的社会化视角,而一汽大众 GTI 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媒介,成为了两代人情感纽带的具象化体现,被赋予了更多陪伴、支持与勇气的意义,借此输出了“勇往直前,不留遗憾” 的品牌精神,实现了从情感故事到品牌理念的进阶表达。

这种走心营销的本质,便是以情感软化消费者的心理屏障,来引发消费者的情绪共鸣,从而使消费者真正理解品牌理念。

作者 | 李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