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哪吒2的票房突破了80亿,而几大网络平台预测,它最终会达到108亿。
我的预判是哪吒2经过后期延长放映时间后,最终票房会在115~ 120亿之间。
最近两天有许多人在讨论一个话题。那就是蛟龙行动的最终票房大概4亿,射雕英雄传的票房只有6亿多。
两部以打造主旋律电影闻名的老导演拍摄的电影,最终票房却都不到哪吒2的零头。
一些论调认为这标志着,我国传统主旋律电影的正式终结。
在新年最初几天,我曾经概括的讲了一下今年的春节档电影。
但针对蛟龙和射雕,当时绝大多数人都还没有看,为了不影响大家的观影体验,因此没有提剧情的问题。
相比较网络上大量的关于他们,一些电影技术方面的批评,我倒认为这两部电影,票房失败与主旋律的关系不大,也与这些细枝末节的技术问题无关,还是两部电影的剧情出了大问题。
先来谈射雕。射雕这部电影在开篇的前两分钟,也就是背景介绍的时候,我印象中是第2句台词就有争议很大的立场问题。
他以郭靖的视角,介绍金国大举侵占蒙古帝国的领土,所以蒙古军队奋起反击,反抗侵略。
光这一句,就是大大的毒药。
就历史来说,金国曾经是蒙古的宗主国,蒙古向金国纳贡,而金国对蒙古的荒凉大漠,是没有领土兴趣的。
这种自卫反击的立场,其实还比不上某些历史学家,洗白蒙古苦寒之地,每遇天灾,不得不向南劫掠金国,以维持部落人口生计,用这个角度去打造【被迫侵略】的正当性还合适一些。
这部电影的开头,就已经定下了,蒙古攻打金国的历史正当性。
接下来许多人不满的电影设置有两点,第1个是当蒙古军队出现的时候,有一首气势恢宏的蒙语战歌。以至于整部电影拍的很像是【蒙古帝国崛起】。
这首战歌,也成为了电影片尾曲。很难想象一部武侠电影,会将蒙古战歌作为电影主题曲。
另一个主要设计就是整部电影,两个半小时之中有超过一个半小时,用的是蒙语对白。
给人感觉是好莱坞电影之外,少有的外语进口电影。当然这些还都是可以作为有所争论和争议的范畴。
我认为电影真正的两大毒点,都出现在结尾部分。
第1个就是我以前的文章曾经写过的,郭靖的身份立场,被创作团队刻意扩大了。
结尾是蒙古要借道南宋,去攻打金国,南宋没有同意。
于是,蒙古帝国就要强行攻打宋国城池,一路从南宋打完之后,平推到金国去。设置了这么一段剧情。
其实站在几百年后的视角,去回望当年南宋的抉择。
不同意绝对是正确的,不仅不应该同意借道,甚至联合蒙古联手灭掉金国,都被认为是自取灭亡的国策。
有金国挡在南宋北方,南宋才可以存在更多时间,这是史实。
结尾成吉思汗率大军,攻打南宋的城池。这个时候一开始郭靖和黄蓉提到,要阻止蒙古对南宋的入侵,唯一的方法是活捉成吉思汗,逼迫大汗撤军。
普通观众也都以为会是这种选择,这就是类似于萧峰在雁门关上做的一样。
创作团队或许是为了创新,他最后用的办法是欧阳锋作为金国国客卿,或者说是国师,练功走火入魔之后,到战场上来刺杀成吉思汗。
结果欧阳锋所向无敌,几乎就杀到了成吉思汗面前,这时候郭靖是怎么做的呢?
郭靖冲入蒙古大军之中,救下了成吉思汗。
在整个打斗的过程中,许多观众吐槽的是郭靖和欧阳峰隔空对波。
我觉得这个都只是细致末节的问题,更大的一个问题是,欧阳锋和郭靖长期打斗,伤害都不高。结果最后居然是被成吉思汗一箭射到吐血,伤势严重。这才真正做实了【射雕英雄】的定位。
那么最终,郭靖是如何守下南宋城池的呢?
是由黄蓉活捉南宋将领,将南宋将领押解到铁木真的阵前,逼迫南宋军队停止反抗。
由郭靖在阵前喊话,说成吉思汗,如果要夺下这个城池,就从自己的尸体上跨过去。
最后成吉思汗,率几十万大军攻城,就因为郭靖在阵前的一顿嘴炮,就答应撤军。
这是让观众极其不满的一段情节。包括其他的什么什么感情线呢,什么偶像啊,这些东西都是细枝末节,都可以接受。
大家不敢提,不敢批评的,是这段结尾剧情设计,这是其一。
其二是在结尾曲中,有郭靖教蒙古人,用岳飞的【武穆遗书】练兵的剧情设计。
后来这些剧情很显然在正式上映前被删掉了,于是创作团队把这个放到了结尾曲。
岳飞作为抗金名将,将他的兵书战阵,用来最终帮助蒙古人灭金国,看起来似乎没问题,但心里面就是很膈应。
因为是个人都明白,蒙古人掌握了岳飞的武穆遗书之后,最终这些兵法,肯定是要用来灭宋国的。
将岳飞的兵书,传给蒙古,帮蒙古来灭掉岳飞的国家,这是这部电影片尾第2个问题。
所以吐槽华峥和黄蓉的感情戏,吐槽偶像演技不过关,吐槽徐克对武侠电影进行魔改,这些都不是主要问题。
这部电影真正的毒点,就在于战场戏的立场,以及对蒙古军队的正面呈现,以及在片尾呈现的郭靖传授蒙古人武穆遗书。
这三段设计,有了【蒙古帝国崛起】这样的主题,这部电影还能够被定义为是传统爱国电影吗?
那么这部电影的票房失利,还能够被认为是爱国主义的失利吗?
接下来我们谈蛟龙行动。
蛟龙行动的票房失利,必须承认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确实是档期选择的失误,另外一方面这部电影的剧情是很硬的,说实话有一定的观影门槛。
与哪吒就是很鲜明的对比,哪吒一开头就是非常喜乐的全民做藕粉,在一片喜气洋洋中给敖丙和哪咤重塑肉身。这一段欢快的剧情,就能够将所有的观众带入剧情之中。
而蛟龙行动开篇就是,很专业的两国潜艇对战。
在这个过程中有大量的军事专有名词,所以对部分男性观众,以及军事爱好者而言很友好,但是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观影门槛过高。
而接下来许多人不满的一个设计,是没有标注国籍的一伙军人,在亚太地区掌控了10枚深海核弹。
而这国的军人里面,有一部分军人叛变了,要引爆这10枚核弹,从而引发大海啸,来攻击亚太地区沿海各国,也就包括我国。
然后,蛟龙特战队以及我国核潜艇,两方与这群叛乱恐怖分子的核基地,以及核潜艇进行对战。
必须承认这个剧情设计,肯定是受了很多限制的。
这就设计成是漂亮国的内斗,最终我们去受失败者提供的委托,去救援他们,同时解决掉深海危机。
这方面体现了传统主旋律题材,比大家想象的更大的受限程度。
比如如果将之改编成俄罗斯和美国,在深海进行搏杀。
我们帮助俄罗斯,抵抗美国这样的剧情,都不能够出现。
因为我们在美俄之间,没有站队到这个层次。所以没办法,只能够设计成,没有国别的恐怖分子内部叛乱。
另一个比较硬核的原因,是部分女观众认为这部电影的女演员含量过低。
但必须承认,这是尊重现实的。
整部电影,特别是核潜艇有一两百官兵指战员,但其中没有一名女兵。而整部电影里面唯一的女角色,是蛟龙特战队里面有一名女演员蒋璐霞。
她是我国现在少有的女打星接班人。最终在结尾她牺牲了。
整部电影只有一个女角色,而最终这个女角色牺牲了,这样的剧情设计,说实话对普通女观众都不是太友好。
我查了现实,虽然说具体的军规条例我没看到,但是我国的海军序列,甚至在航空母舰等舰艇上,已经有了女性指战员,以及各个兵种都有女性楷模军人的出现,但是唯独在潜艇领域,我国以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当然不是所有国家),潜艇兵之中都没有一个女兵。
这是因为潜艇兵的特殊服役环境,因为潜艇在外服役,一般是半年左右。
而在半年里,男女兵处在一个极端封闭的环境里,容易发生不符合军规的事件。
所以这部电影为了符合现实,做到了没有潜艇女兵,而在蛟龙特战队中安排了一个女兵壮丽牺牲。
我以前就说过,现实军事题材电影不会消亡,但是必须和现实事件要有挂钩。
如果后续几年,拍打击缅北或者是打击妙瓦底,有相关的现实为背景依托的主旋律题材,票房绝对火爆。
因为回望我国的主旋律电影。尺度最大的并不是战狼2,也不是红海行动。
我推荐大家去看【湄公河行动】。因为湄公河行动体现了,我国现实主义题材的尺度上限。
第一,他承认我国在境外东南亚国家,有情报人员。同时还携带武器。
第二,片中出现了,为了得到湄公河大案幕后主脑的信息,我国的军方和警方主要战力,使用了刑讯逼供。就在公映的版本里面,就有这样的情节。
第三,彭于晏饰演的饰演的,我国侦查人员。最终执行私刑,打死了曾经害死他女友的境外毒枭。
由我国军方和警方主角,直接处私刑的方式打死毒枭,这在其他主旋律题材里绝不可能出现。
这三个尺度为什么会被突破?
就是因为湄公河行动的背景,是泰国毒贩枪杀了我国十几名渔民。
有这个恶劣事件作为基调,打击这些犯人,才可以突破这三条底线。
而如果我们还想在其他电影里,看到类似的底线突破,就必须这些电影的背景,也要有类似对我们民众的伤害事件发生。
所以我才说,缅北题材或者是妙瓦底题材,才有可能去突破尺度。
主旋律电影才能取得票房、口碑,以及叙事尺度、艺术呈现等各方面的突破。
大家通过我对这两部电影的描述,应该可以看出这两部电影票房失利,最大的原因不是主旋律已死,而是他们在剧情设计上严重不足。
形成对比的是,今年无论是唐探,还是哪吒2,都已经在用全新的方式做主旋律叙事。
所以咱们的主旋律电影,不仅不会消亡,而且会进化升级,做到全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