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名校双向奔赴,谱写校地合作新篇。2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与苏州市人民政府签署深化合作协议,中国人民大学苏州人工智能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苏州人工智能实验室)揭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校长林尚立,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省教育厅厅长江涌,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既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通过创办新型学院、创建人才集聚高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立开放交流平台,共同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示范高地,携手将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人民大学事业发展的新增长极、新引擎、新战略支点,全力服务苏州工业园区打造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全面助力苏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在前、做示范中当好排头兵。

现场,中国人民大学苏州人工智能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苏州人工智能实验室)揭牌,将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以“产品牵引、服务牵引、贡献牵引”为原则,以重大原始创新为目标,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新兴学科、智慧治理交叉学科,努力构建政府、产业、学术、研究和应用一体化的平台,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刘小涛在致辞时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中国人民大学给予苏州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苏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努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我们高度重视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战略合作,近年来先后共建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智慧治理学院、苏州市人工智能和社会治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成为了名城名校合作的典范样板。此次战略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全新阶段。恳请中国人民大学继续发挥人文荟萃、智力密集的独特优势,与苏州在人文经济、人工智能、智慧治理、国际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进一步增加在苏学科布局、扩大办学规模。苏州将一如既往做好服务保障,不断开创校地双方协同发展、互促共赢新局面。

张东刚表示,中国人民大学与苏州市长期以来合力共进、团结共济、齐心共筑,共同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共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实践,共同打造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新平台。此次新一轮合作协议的签署,是双方深化全面合作的又一里程碑、携手共促发展的又一新起点。学校将携手苏州,以新改革促进新发展,建优建强苏州人工智能学院、智慧治理学院,助力苏州建设“人工智能+”城市;以新布局构建新格局,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助力苏州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以新合作拓展新空间,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增进文明交流,更好为苏州展形象、塑品牌。期待双方共同擘画双向奔赴、融合发展、承前启后的校地合作新未来,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与苏州合作基础坚实。自2003年首次签署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合作建设了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中法学院、丝路学院,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成功举办了“人文经济苏州论坛”等。

中国人民大学校领导朱信凯、郑新业;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领导刘彭芝、刘小惠;市领导顾海东、沈觅,市政府秘书长俞愉等参加仪式。

来源:苏州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