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普洱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普洱市委中心工作、服务普洱发展大局,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助力企业发展,有效破解“挂案”清理、“空壳公司”治理、民企“内鬼式”腐败治理、虚假诉讼监督等涉企难题。



  严打涉企刑事犯罪铸牢企业“平安之盾”

  普洱全市检察机关积极办理经济犯罪案,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护知识产权、服务保障营商环境、打击走私犯罪、打击电信网络犯罪中发挥了检察职能作用。

  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对两起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卖普洱某公司种植基地牛油果,涉案金额达105万余元的案件进行公诉。涉案人员均被法院判决承担刑事责任,为企业挽回了损失。积极协助配合普洱市金融办、处非办对重大金融风险案件进行处理。

  截至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扰乱市场秩序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等案件90余件220余人。

  聚焦法律监督主责夯实企业“权益之基”

  普洱全市检察机关持续开展涉民营企业刑事诉讼“挂案”清理,全面梳理涉民营企业犯罪案件,摸清挂案底数,建立工作台账。

  坚持穿透式监督理念,助推依法行政,打好行政检察护企“组合拳”,针对同案不同罚的行政违法行为,通过召开联席会、制发检察建议书等方式,推动行政机关做到同案同处、同案同罚,切实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通过强化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助力企业规范经营,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澜沧县人民检察院开展食品安全领域“生鲜灯”整治行动,积极推动行政机关对全县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生鲜店等开展排查整治。

  加强对涉企民事生效裁判监督和执行案件的监督,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在办理宁洱县某村民小组与宁洱某企业合同纠纷一案时,普洱市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一体化办案机制,联合宁洱县人民检察院,邀请所属镇政府、村委会等人员参与,启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通过打电话、走访、座谈等形式听取双方村民和企业诉求,释明法律法规。经过多次协商后,在检察机关的见证下最终达成和解。

  2024年以来,普洱市检察机关发现涉企挂案3件;办理涉企行政案件并发出检察建议书48件,采纳45件;提出检察意见16件,采纳16件;联合检查农(集)贸市场19个、商超16个,下达“生鲜灯”责令改正书4份;受理涉企执行监督案件近80件。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点亮企业“创新之光”

  普洱市宁洱县宁洱镇宽宏村委会困鹿山自然村的困鹿山皇家古茶园是普洱茶的核心产区之一,困鹿山茶享誉全国,随之而来的商标注册侵权纠纷层出不穷,检察机关围绕加强困鹿山茶产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为茶农、茶企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检察官建议,茶企、茶农首先应在困鹿山地理标志的基础上,将“品牌+产品+地标+来源”作为发展思路,以打造企业自身独特品牌为导向,争取形成“突出地理标识为主,注明茶原料出自困鹿山原产地,茶企、茶农协作团结强化管理”的新思路、新格局;其次,依托《困鹿山核心区茶叶管理办法》,积极做好“协会+”茶叶销售管理,对茶叶输出链进行健全管理,对茶农和经销商采取“购买—登记—签字—认证”的统一规范管理,保证外销茶叶是困鹿山原产地出品的原生态古茶,从而合理制约不正当商业竞争,避免消费者混淆、误认;通过严格按照有机茶园标准管理茶园,进一步加强茶叶的溯源建设,完善“种植—加工—销售”整体闭环的质量把控,制定完善茶叶加工技术规程、茶叶生产线标准等措施,保护“困鹿山”地理标志。

  优化能动检察服务问计企业“发展之策”

  通过举办“检企面对面”“检察开放日”邀请商会和企业家代表走进检察院,以座谈会、一对一交流等方式,介绍检察机关职能职责,阐述“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和检察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相关举措和成效,主动问需问计问效,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

  通过开展“送法入企”“暖心访企”等活动,全面了解企业规模、生产经营现状、市场环境、发展愿景及发展难题,聆听企业所需所盼和意见建议,及时掌握企业法治需求,为企业提供精准上门服务,推动涉企问题解决。

  通过开展“组团式”法治服务,形成检察官或特邀检察官助理轮值、答疑、分流机制,为企业提供“点单式”法治宣讲。

  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立足地区特点,开展一案一走访,在行政执法一类事平台设立企检服务板块,形成“线上线下”双线联动,丰富护企形式,扩大护企效果。

  完善“普法+服务”的优质法治资源供给模式,构建法治惠企服务矩阵,完善“一站聚集”的法治助企服务,形成“政府—行业—社会”齐抓共管护企保障格局,为民营企业提供“线上+线下”司法支持,涵盖举报咨询、案件受理、公司账户解冻申诉、防诈意识能力培训、民商在线诉讼执行、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监测等内容,确保企业权益得到保障。

  拓宽法治宣传覆盖面搭建政企“沟通之桥”

  整合资源,以“一流营商环境会谈”“民法典宣传月”“知识产权宣传周”等为契机,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宣传;通过开展“检察官访企”活动,加大以案释法和法治宣传力度。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开展检察官访企活动近120次,收集问题58个,解决问题35个,检察长送法进企7次,精准护航企业发展。

  本报记者 谢玉鑫 通讯员 李思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