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王娟

故事来自生活中的琐事,有所艺术加工。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过度理解。感谢!

老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我承认这句话没有错,有一定的道理。但用在有些人身上,没用。因为你的退让和隐忍,不会换来见好就收,而是得寸进尺!说白了,就是习惯了,柿子挑软的捏。



我婆婆和我的姑姐,就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习以为常,得寸进尺。当然了,我也终于忍不下去了,爆发了。婆婆当初和我公公在外地打工,女儿留在身边,儿子反倒是送回老家。也就是说,我老公是爷爷奶奶带大的。

后来我老公15岁的时候,爸妈才因为做生意亏本,回到老家打零工。可能是因为女儿是自己亲手带大的,嘴巴又甜。不像我老公,嘴笨,还个性木讷,所以婆婆偏爱女儿。当初我爸妈打听了我婆家的情况,劝过我,但是我没听。

我觉得只要我不依靠婆婆,不指望婆婆的帮衬,就无所谓婆婆偏爱姑姐。但我没有想到,不偏爱你的人,一丁点都不会帮你,但擅长有了麻烦事,就找你。要是你的条件好一点,还会拿你家的东西,送给别的子女,当成自己的人情。

我是结婚之后,才意识到这一点的,但似乎有点迟。不过老公对我还不错,工作也努力。我的小本生意也不错,所以我还是对我的生活,充满信心。婆婆的偏心眼,在十几年里面,对我的影响,不算很大。



只要我不去计较婆家的钱都给了姑姐,婆婆的时间和精力,也都给了姑姐和外孙,那就一点事都没有。我和婆婆开始有了矛盾,是她来我家里养老开始。我和老公,心里都不爽快,毕竟婆婆偏爱姑姐。

但我们这里,老人都是跟着儿子养老的。一开始我和老公面对婆婆的偏心,没有闹腾,那么眼下婆婆老了,再闹腾,似乎不好。就这样,婆婆搬来了我家,我也开始了一忍再忍的生活。一日三餐,婆婆喜欢的,和我们喜欢的,完全两样。

照理来说,各做各的,相安无事,反正婆婆自己烧菜做饭还是没问题的。但婆婆非要让我和我老公,都听她的。后来还是我老公和她吵了一架,这才开始各吃各的。如果只是这些,我可能会一直忍下去,问题是婆婆开始拿我家的东西,偷偷给姑姐。

还找借口问我和我老公要零花钱,用不了几天,就到了我姑姐手里。要不怎么说,在任何情感关系中,损害自己利益的行为,从一开始就不能退让。不然就会得寸进尺,发生更离谱的事情。就像是我的婆婆,她偷偷拿一些我家的东西给姑姐,我和我老公都选择了隐忍。



次数多了,我们没啥反应,婆婆就没有任何顾忌了。这次我为啥发火了呢?是因为我老公被开除了,我的生意又不好,和关门也没啥两样。所以我和我老公决定过年啥也不买,这样能省钱。我妈知道了,很心疼。和我弟弟一起,给我准备了2万年货。

我看着清单,心中一阵温暖。结果婆婆见到了,就很喜欢,可能觉得我不配,所以姑姐过来串门,她居然把我妈给我的2万年货,都装进了后备箱。面对我的质问,婆婆不置可否,说:“你姑姐家里条件差,我就是想帮一把。”

我气笑了,我说我和你儿子,一个生意亏本,一个丢了工作,我们也很难。再说了,这是我娘家妈妈给我准备的年货,你凭啥给姑姐。婆婆不耐烦了,开始数落我。她可能习惯了我的逆来顺受,也习惯了在我和我老公这个家里,说一不二。

看着婆婆,明明做了不妥当的事情,还这么理直气壮。我彻底清醒,意识到如果我继续选择隐忍,那以后就会发生更离谱的事情。既然婆婆这么牵挂女儿,那就和女儿一起过日子吧。我反手就把婆婆的行李收拾好了,也搬进了姑姐的车里。



婆婆愣住了,缓了好一会儿,问我什么意思。我笑了,我说:“这不是很明显吗?你跟着2万年货一起,去你宝贝女儿家里。”姑姐犹豫了,说自己不要这些东西了,或者少拿一些。还说我们这里,可没有老人跟着女儿养老的事情,让我不要给我老公丢人。

我笑了一笑说:“哦,这样啊,那我们这里有老人把家里的房子和钱都给女儿,还从儿子家里拿东西给女儿,但养老还要赖着儿子的事情吗?姑姐,婆婆和你都把事情做出来了,你们都不觉得丢人,我和我老公为啥会觉得丢人?”

姑姐吵不过我,丢下东西和婆婆的行李,开车走了。我把我妈给我准备的年货,都搬了回去。至于婆婆和她的行李,我没搭理。我听到她给我老公打电话,我不管,因为在这之前,我已经和我老公说了前因后果。我说这个家,会不会散,就看你的选择了。

我的意思是,以后婆婆养老,我家和姑姐家,轮流来。我已经退让了,想和之前一样,完全让我家来承担,很抱歉,我做不到。你们说,我的决定对吗?



图片|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