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御风

日前,在马斯克的游说下,特朗普宣布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该机构长期负责美国对外非军事援助,包括资助各种亲美媒体和组织,被认为是美国在世界各国进行渗透和颠覆的“白手套”,每年都要花掉几百亿美元 。



(特朗普和马斯克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

特朗普认为,美国国际开发署存在“太多的腐败和欺诈”,因此果断出手将其关闭。从特朗普当局的角度,关闭这一耗资巨大的机构显然有助于美国政府的“瘦身”,然而这却给中国带来了意料之外的影响。



(BBC一反常态开始夸起了中国)

日前,英国媒体BBC发布了一部名为《中国制造2025》的纪录片,然而和此前西方媒体对中国的“灰暗滤镜”相比,这次BBC对中国的态度却发生了180度剧变,中国的形象不再是那种昏黄、阴暗的色调,出现的北上广等大城市都色调明亮。



(BBC称赞中国制造2025)

这一次,BBC非但没有抹黑中国的发展成果,还对中国制造的成就不吝赞美之词,从电动汽车到无人机,从Deepseek到芯片,充斥的溢美之词让中国人听后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BBC称赞中国制造2025)

据报道,BBC在纪录片中称,中国制造之所以能“后来居上”领先美国,并非西方此前一直炒作的“抄袭”和“盗窃”,而是扎扎实实的技术创新,而上述创新的来源是中国在制度体制上的“全面优势”,和美国等西方国家混乱短视的国家政策截然不同,中国对于技术的发展有着充足的耐心和长期的规划,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大力投资国内的教育、科研领域,终于在短时间内让中国从一个技术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可以和美国媲美的高科技强国。

为什么BBC这样的老牌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态度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傲慢和抹黑,而是开始夸起了中国制造的领先呢?有观点认为,日前特朗普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之后,大量的西方媒体被“断粮”,失去了美国的资金补贴,这严重影响了这些媒体的运转。



(特朗普和马斯克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遭到抗议)

之前美国人给钱的时候“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这些媒体对中国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如今既然美国“断粮”了,那么西方媒体也不会白给美国人干活,对中国的态度变得客观甚至是吹捧,也是对特朗普发出威胁,如果美国不继续掏钱的话,以后我们可就要讨好中国了

当然,这一看法也只是猜测,但BBC“反水”的时机无疑却透露着蹊跷,美国这边刚宣布不再掏钱,BBC就放出了猛夸中国的纪录片,也难怪很多网友纷纷表示“无法适应”。



(中国崛起之势无法阻挡)

但是对我们来说,BBC等西方媒体对中国夸也好骂也好,都不应该过于放在心上,无论西方舆论对中国什么态度,都无法改变中国崛起的坚定步伐,过去那么多年西方对中国百般打压,中国都逆势发展起来了,现在更没必要自乱阵脚,而且更要小心不要落进西方“捧杀”的陷阱,在这方面,美西方可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老手,国人切不可被外部的吹捧冲昏了头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