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学富


《新华日报》战地记者招待会合影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8年5月。当时,由中共长江局直接领导的、中共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唯一党报《新华日报》在汉口举行招待会,欢迎从台儿庄前线凯旋的战地记者,并鼓励他们据实向军事委员会反映前线情况。

1938年4月上旬,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众志成城、浴血奋战,一举歼灭日本侵略军板垣、矶谷两个精锐师团1万余人,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5月下旬,从徐州突围的40多名记者先后安全回到武汉。

5月27日,《新华日报》在汉口普海春西莱社举行招待会,和战地记者们欢聚一堂,围坐在一张长形的餐桌边畅所欲言。

《新华日报》社长潘梓年作为东道主首先致欢迎词,接着由《新华日报》总编辑吴克坚代表报社致慰问词。他表示,在徐州突围时,不仅担心《新华日报》特派记者陆诒的安全,也担心其他各报记者的安全,“现在见到你们安全地返回汉口,由衷地高兴”。他说:“诸君在前方看见许多的实际问题,当不限报纸上所发表的,如我军抗战许多英勇事迹,如民众的动员和组织不够深入,军民的关系还不够密切,民众疾苦,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粮食运输问题还有种种困难,所有这些问题都希望诸君写些报告发表出来,这不仅是国人的希望,而且对于地方行政当局也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最后,此次诸君在前方的工作中表现出空前团结。大家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这种互助团结的精神,不仅是新闻事业取得胜利的保障,而且是民族解放胜利的保障。”

范长江在发言中说道:“过去各个报社只是对他们自己派出的记者进行慰问,没有一个报馆会对我们举行全体慰劳的。今天《新华日报》不仅慰劳他的记者陆诒先生,而且慰劳我们大家,使我们非常兴奋和感谢。今天下午青年记者学会对于我们全体举行慰劳,都是以前所没有的,新闻界由狭隘的活动变成广泛的职业的活动,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范长江还报告了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在第五战区成立分会的情况,表扬了华侨记者在战地的出色表现。特别是华侨女记者黄薇,在徐州危急时候不顾个人安危,想留下继续采访战地新闻。同时,他还希望当局能够帮助战地记者解决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上的困难,以便使战地新闻工作做得更好。

在招待会上,各位记者经历了战场上的生死考验,劫后重逢,感慨很多,他们除了叙述在徐州突围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险象,大多谈的是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奋勇抗敌和民众奋不顾身、踊跃支前的英勇事迹,还议论了国民党军政部门存在的不利于抗战的一些问题。

周恩来当时担任中共代表团和长江局的领导,并兼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他于5月26日专门给范长江写了一份热情洋溢的信表示慰问:“听到你饱载着前线上的英勇的电讯,并带着光荣的伤痕归来,不仅使人兴奋,而且使人感念。闻前线上归来的记者正在聚会,特驰函致慰问于你,并请代致敬意于风尘仆仆的诸位记者。”

当周恩来得知记者反映的一些情况后,认为应该借此机会进一步推动国民党当局改进抗战工作。他约范长江和陆诒到汉口八路军办事处详谈。他认为记者们反映的战地民众动员工作、军民关系和军队政治工作等问题都很重要,并约定时间请范长江等20多位记者到汉口军委会政治部一起座谈。

这次招待会隆重热烈,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钟。会后,全体人员合影留念。王明、博古、凯丰、吴玉章等中共领导人和《新华日报》等报社的负责人主动站到后排,让前线归来的战地记者坐在第一排,以表示对他们的尊重。

(作者为山东省枣庄市政协文史馆馆员)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