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电动车的时候,很多人会非常的纠结价格,特别是电动自行车,便宜的有1000元出头,价格高的要五六千元,一些不懂的小白认为价格越贵质量越好,其实并不然,聪明人在购买电动自行车的时候不会选择3000元以上的车险,为什么呢?主要有4个原因。
3000元以上车型,价格与性能不成正比
对于绝大多数车主来说,更注重电动车的性价比,有些品牌的电动车之所以会推出3000元以上的电动自行车,溢价主要体现在品牌、外观设计和一些所谓的“智能化”功能上,但是电动车的核心功能差距并不大。
电动车的性能主要是电池和电机,只要电动车的电机转化效率高,动力足够大,那么它的性能就会足够强,而且使用时更省电,同时电池能够影响电动车的续航里程,3000元以上的车型,大部分配置的是锂电池,虽然它的性能更强,但是对于日常代步来说,普通的铅酸电池就够用了。
另外3000元以上的车型,往往会有一些所谓的智能化功能,例如智能导航、远程控制、炫酷的灯光系统等等,这些功能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实用性能很低,甚至还可能成为累赘,购车时只是白白花了冤枉钱。
总之一句话,3000元以上的电动自行车,其核心性能并没有太大的提升,与1500元左右的车型差不多,但是它的价格却超出了许多,所以性价比并不高。
3000元以上车型,后期维护费用高
购买电动车以后,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后期维护保养,高价的电动车后期维护成本往往比中低端的车型更高。
比如电动车的电池,低端车型配置的是锂电池,虽然寿命短一些,但是更换成本低,而且还支持以旧换新,高端车型配置的是锂电池,虽然续航远,但是更换费用更高。
高端车型配置了花里胡哨的智能化功能,所以它出现故障的几率就增大,出现问题需要维修,自然需要支付更高的维修费用,而且高价车的零部件通常会更贵一些。
另外高端车型的轮胎、刹车片等配件,往往要比普通车型的更贵,所以长期来看,使用过程中高价车的使用成本会明显增加,后期维护保养费用更高。
大品牌溢价率更高
我们看到3000元以上的电动自行车,绝大多数都是大品牌的车型,这主要是因为品牌溢价导致的。
大品牌的电动车,无论是广告宣传还是渠道推广,它的成本都会更高一些,这些费用都会平摊到价格里,最终将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为品牌的推广宣传做了嫁衣。
其次,有些消费者认为价格高的就是好的、一分钱一分货,但实际上很多高端的车型设计和功能并不实用,甚至有的车型为了堆配置而增加功能。
对于电动自行车来说,本身受到技术规范的限制,车辆已经无法安装更大功率的电机,更大容量的电池,已经决定了它的性能上限,所以没必要购买价格更高的车型。
中低端车型完全适合日常通勤
电动自行车本身就是为日常通勤使用的,这种车辆方便省力,而且经济实惠,价格一般在1500~2000元左右,就完全可以买到续航能力与动力性能够用的车辆,满足日常通勤的需求。
中低端车型的配置都比较的均衡,即使出现了故障,在维修的时候维护成本也会更便宜,所以使用时后期成本比较低,这样的车型才会更接地气。
总结
在购买电动车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的车型,大部分用户选择电动车只是用于日常代步,所以价格适中,性能稳定的中低端车型是明智的选择,聪明人不会选择3000元以上的车型。
那么,您认为在选择电动车的时候,什么价位段的车型性价比最高?欢迎大家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