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远耀是毛主席家族中目前唯一活过百岁的成员,他的人生轨迹与革命血脉紧密交织在一起,折射出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壮阔图景。毛远耀的外貌与毛主席相似,这不仅让他在家族中显得独特,更让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印证着跨越世纪的革命者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保持本色,如何为国家和人民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居住着毛氏家族,1912年毛远耀出生在这里,他的祖父毛福生是毛主席的堂伯父,按照家族辈分来算,他是毛主席的堂侄。毛远耀的祖父、伯父和父亲都是读书人,在长辈的教导下,他成为当时少有的知识分子,当他得知堂叔毛主席心向革命时,他的心理充满了崇敬之情。

1925年,毛主席回到韶山开展农民运动时,毛远耀深受革命思想的熏陶,他积极参与其中,当时他只有13岁。在这场农民运动中,他目睹了毛主席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乡亲们阐述革命的道理,毛主席的激昂陈词让他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革命的种子。次年9月,年仅13岁的毛远耀加入了共青团,并担任起支部书记一职,与儿童团一起协助农会站岗放哨。



1927年毛主席再次回到韶山时,毛远耀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激动,当时毛主席亲切地与他交谈,语重心长地给予教诲,鼓励他要好好学习,为将来的革命事业积蓄力量。毛远耀聆听叔叔的话语,懂得了革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懂得自己肩负着时代的使命,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紧跟叔叔的步伐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要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1929年,17岁的毛远耀在毛主席的介绍下光荣入党,从那一刻起他始终把毛主席视作自己的人生榜样,要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1931年,毛远耀奉上级命令前往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印刷工作,这份工作充满了危险与挑战,但他毫不退缩,他在印刷厂里与同志们并肩作战,夜以继日地工作;同时他还积极向思想进步的学生宣传抗日思想,用激情澎湃的演讲点燃学生心中的爱国火焰。



1935年,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毛远耀根据组织安排回到家乡以教书身份为掩护,他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默默地为革命事业积蓄力量。他举办农民夜校,耐心地教农民读书识字,他像叔叔当年那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民阐述革命的道理,让他们逐渐认识到革命的意义和重要性,他用行动诠释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与执着。

1938年,毛远耀毕业后到军委秘书处工作,主要负责记录毛主席的讲话和报告,在此期间毛主席发现毛远耀性格直率,不太善于与同事相处,便教导他要团结好内部同志,对党外有统一战线,对党内同志也要实行统一战线。毛远耀听后受益匪浅,他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开始注重与同志们的团结合作,并且培养出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段经历让他在革命工作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最终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



建国后,毛远耀先后在多个工作岗位上展现了出众的领导才能,担任衡阳市长期间,他在战后一片萧条的情况下,仅用几周时间修建出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之后迅速调运粮食解决百姓温饱问题。在工业恢复方面,毛远耀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让百姓自愿参与工厂建设,并且他身先士卒带头劳动,衡阳市在他的领导下不仅创造了大量劳动岗位,还提升了百姓的生活水平。

1957年,毛远耀被调往武汉测绘学院担任党委第一书记,一干就是三十年,他在任职期间致力于学院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同时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了一批优秀的教育人才。在他的努力下,武汉测绘学院逐渐成为国内知名的测绘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测绘人才。



1987年,毛远耀光荣离休,晚年享受国家给予他的副部级待遇,这不仅是对他一生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对他卓越贡献的认可。2013年,毛远耀在武汉安详地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享年101岁,他的一生,始终坚守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无论面对何种诱惑和挑战,他都保持着坚定的信念,他的高尚品质赢得人们的广泛尊敬和赞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