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中可能有不少“糖友”在走亲访友间放飞了自我,节后却又开始担心血糖“狂飙”……
把握这几个小细节,让“糖友”测量血糖更准确,如有问题可及时就诊↓
01
正确存放和清洁血糖仪
血糖仪适宜存放于常温环境,极端温度或高湿度均可能损害其测量精度。
请远离电磁场区域(例如微波炉周边)存放血糖仪,以防干扰。
清洁血糖仪时,应避免使用任何清洁剂及让水分进入仪器内部。
02
定期校准血糖仪
随着频繁使用及时间推移,血糖仪的准确度可能逐渐降低。
若测得血糖值偏高,可能导致胰岛素使用过量,进而诱发低血糖风险;反之,则可能错过适时治疗时机。
为确保准确性,血糖仪需按说明书指引,每年进行1至2次的校准维护。
03
规范采血
测量血糖时,不同手指间的血糖值差异不大,但推荐选用活动较少且不影响日常功能的手指,比如无名指或中指。若手指皮肤有损伤或发炎,应避开这些部位采血。
采血准备阶段,可通过轻轻揉搓手指或让手臂自然下垂片刻来促进指尖充血。消毒时,应使用酒精而非碘酒,范围约为1-2厘米,并确保酒精完全挥发后再进行采血。
正式采血时,应直接刺入指腹,并适度按压手指两侧,使血液自然流出至指尖,避免过度挤压,以免混入组织液,影响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4
试纸要匹配
每台血糖仪均配有专属的试纸条。
选购时,推荐选用与血糖仪相匹配的原装试纸。
虽然非配套试纸或许能提供血糖读数,但其准确性难以保证。
05
详细记录
完成血糖测量后,建议使用专门的记录簿记载结果,便于就医时向医生展示,作为诊疗参考。
若自测时血糖仪显示“HIGH”(过高)或“LOW”(过低)而非具体数值,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总之,糖尿病患者在自我监测血糖时,需注意测量细节,保证血糖监测的准确性,从而更好保持血糖的稳定,预防并发症发生。
编辑:李玲
资料:上海发布 市健康促进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