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立春,但天气依旧寒冷如冬,鱼还是不那么好钓,想要钓好鱼,细节很重要,特别在冬末春初这段时间,我们出钓除了选择好天气、钓位、饵料、线组等,还要注意这:4钓4不钓,鱼获才会更多。
一、钓钝不钓灵
为什么说天冷的季节要钓钝呢?首先,天冷水温低,鱼儿的活动相对迟缓,吃口也变得较轻。钓钝能够过滤掉一些微小的虚假信号,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真实的鱼口。比如说,当鱼儿在水底缓慢吸食饵料时,钓钝可以避免因为过于灵敏而导致的误判提竿。天冷鱼口轻,钓灵容易空竿,钓钝才能稳稳抓住那难得的一口。
而且,钓钝能让鱼钩和饵料在水底更稳定。天冷的时候鱼儿行动缓慢,它们更喜欢在相对安静、稳定的环境中觅食。如果钓得太灵,频繁的晃动可能会惊扰到鱼儿,让它们不敢靠近。
再看实际操作,钓钝可以适当增加铅坠的重量,让鱼线在水中处于相对松弛的状态。这样,当鱼儿咬钩时,信号传递虽然相对迟缓,但一旦有动静,往往就是实实在在的咬钩。
二、钓小不钓大
天冷的季节钓鱼,要尽量避开大水面而选择小水域作钓。天冷使得水温大幅下降,这对鱼儿的活动范围和习性产生了显著影响。此时,小水面相较于大水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小水面的特点在于其水体总量较小,受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更为迅速和明显。太阳一出来,小水面升温较快,水温相对较高,这对鱼儿来说就如同温暖的避风港。 而且,小水面的食物来源相对集中。 天冷的季节鱼儿为了节省能量,更愿意在食物丰富的区域活动。 小水面里的水草、浮游生物等,为鱼儿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吸引它们聚集。
相反,大水面水温上升慢,鱼儿分散且活跃度低。天冷水温低造成鲫鱼成群躲在深水中的,天冷要找鱼而钓,水域面积越大找到鱼窝的机会越低。更何况低温天钓鱼打窝效果往往不佳,打窝也是在鱼窝的选择基础上的,是把周围的鱼聚拢一下,而不能吸引到比较远的地方的鱼。在大水面钓鱼,就如同大海捞针,难度极大。
天冷钓鲫鱼,诱鱼是关键,只要鱼诱过来了,窝子里有鱼了才好钓,我们可以在窝料和钓饵里适当添加上肥猫鲫鱼小料,肥猫鲫鱼小料添加鲫鱼独特诱食因子,可有效提高鲫鱼的吃口。肥猫小料可直接添加在钓饵或窝料内,也可以直接蘸蚯蚓和红虫使用增加诱鱼,达到快速诱鱼的效果。
⇣ 新品小料、粉状小药 ⇣
三、钓暗草不钓明草
暗草区域通常水深较合适,能为鱼儿提供相对稳定且温暖的环境。鱼儿也会选择这些水温相对较高的地方藏身。而且,暗草能够为鱼儿提供更多的保护,让它们感到安全。在暗草中,鱼儿可以躲避天敌的袭击,放心地觅食和休息。
相比之下,明草区域由于水草生长在水面较为明显的位置,且水位一般不会超过两米,其保暖效果和隐蔽性相对较差。根本就不适合鱼在寒冷季节的生存条件而早已离开近岸,潜入深水,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适宜的水温条件。
四、钓深不钓浅
鲫鱼天热趋氧,天冷趋温,在寒冷的季节低温对水域环境产生了显著影响。由于水温下降,浅水区的水温变化更为剧烈,往往难以满足鱼儿生存和活动的需求。而深水区则不同,水深带来了相对稳定的水温,就像一个温暖的庇护所,吸引着鱼儿前往栖息。
深水区还能为鱼儿提供更充足的安全感。在寒冷的季节,鱼儿本能地寻找能躲避潜在危险的地方,深水区复杂的水下环境为它们提供了这样的保障。此外,深水区的食物资源相对更为丰富。随着水流和季节的变化,一些食物会沉淀到深水区,这也成为吸引鱼儿聚集的重要因素。
老钓手们经常说“天冷要钓深”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里的深并不是越深越好。一般冬季到初春水深3.5米处的水温通常比浅水区高出2到3度左右,这对于鱼儿的活动和觅食至关重要。对于耐寒的鲫鱼是比较适合栖息藏身的。也就是说,冬季到初春钓鲫鱼的最深水位一般应考虑在3米左右,4米以下比较好,要是超出6米以上的钓点就不一定好钓鱼了!以上所述仅个人拙见,仅供参考!当然钓无定律,若您对此有不同的观点,还请多多指教与提醒。欢迎大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