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肇庆鼎湖区永安镇

江溪村文化广场锣鼓喧天,

一场“武林会狮”在此精彩上演——

江溪蔡李佛醒狮团

与贝水少林永春醒狮队同台切磋,

为村民带来一场

精彩的民俗文化大餐。



△江溪蔡李佛醒狮团舞狮在锣鼓声中灵巧腾跃。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春林 实习生 李梓骞 摄

当晚,随着江溪蔡李佛醒狮团总教练、72岁高龄的马兴广一声哨响,队员们迅速集结、舞动醒狮,在鞭炮齐鸣的氛围中,蔡李佛三头醒狮与贝水“刘关张”三头醒狮会狮,随后进行了舞狮与武术表演。整场表演不管是锣鼓手还是狮头狮尾,大部分由一群平均年龄不到15岁的青少年独立完成各个高难度动作,博得在场阵阵热烈的掌声。



△2月6日晚,江溪蔡李佛醒狮团三头醒狮与贝水“刘关张”三头醒狮会狮,随后进行了舞狮与武术表演。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春林 实习生 李梓骞 摄



△江溪蔡李佛醒狮团在进行训练,村民们围在一起观赏。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春林 实习生 李梓骞 摄



△受邀到现场观演的舞龙舞狮国家二级裁判员陈浩楚教练也被这浓厚的醒狮文化氛围感染,表演结束后还对醒狮表演进行现场指导。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春林 实习生 李梓骞 摄

据了解,

永安镇江溪村明万历年间

从永安镇旧屋马村迁来,

经历代先人生生息息、不断繁衍,

逐渐形成村落,

其醒狮文化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江溪村人崇尚精武,习武成风,

每年春节都会组织村民开展

醒狮大汇演、

醒狮到家拜年等传统活动。

江溪醒狮经过一代又一代先辈的传承,将蔡李佛拳的马法习作,狮子开桩桩头,融入了江溪醒狮里面,形成了独特的江溪蔡李佛醒狮技艺,“横桩竖礼三抛锤”是江溪醒狮特有的狮艺桩头。同时不断改进,删繁就简,将所有的复杂的,缺乏美观性的动作全部去除,形成了“简单、实用、又具备观赏性”的独特的江溪醒狮文化。



△江溪蔡李佛醒狮团总教练、72岁高龄的马兴广。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春林 实习生 李梓骞 摄

据江溪蔡李佛醒狮团秘书长马炳佳介绍,马兴广总教练与谢焯明执行总教练都是已过花甲之年,但仍十分热衷醒狮文化的培训和传承。两人都是从18岁开始接触舞狮,后来两人组合发挥“传帮带”作用,从2000年开始对村里的孩子进行醒狮义务培训,至今已培养300余位学员,其中不乏有女学员。



△江溪蔡李佛醒狮团女子队员打锣鼓镲,有板有眼。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春林 实习生 李梓骞 摄

江溪蔡李佛醒狮团

2024年5月,江溪村在社会各界的踊跃支持下,成立了“江溪蔡李佛醒狮团”,旨在发扬和传承江溪传统的蔡李佛醒狮文化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在每年的寒暑假,由醒狮团成员担任教练,义务教导青少年醒狮技艺并开设了第一期暑期义务培训班。

江溪醒狮每逢参加鼎湖区醒狮比赛均能取得骄人成绩,其中2002年在鼎湖区醒狮大汇演中,由马兴广师傅表演的杉木高桩“勇攀高峰”青阵,勇夺全区第一;

2005年,由马兴广师傅执教的江溪小学少年醒狮队在永安镇醒狮汇演中夺得第一名,代表永安镇参加鼎湖区醒狮汇演获得全区第三名。

2023年8月,在蔡李佛拳总会鼎湖训练基地的成立仪式上,马兴广师傅受广东省武术协会蔡李佛拳总会邀请,担任鼎湖训练基地永安训练点负责人至今,江溪村多名师傅也被聘请为基地荣誉顾问。



△“80后”教练钟超杰把狮头交给“00后”谢晓霖,并认真传授舞狮技艺。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春林 实习生 李梓骞 摄

马兴广说:“我们要做好传承传统文化的接力棒,鼓励村里更多的小朋友学习舞狮,引导青少年不要沉迷手机和游戏,在学习到一门技艺的同时也让他们的身心得到了非常有益的锻炼。”在永安中学读初三的学员谢晓霖说:“起初来蔡李佛醒狮团学习舞狮的时候我的性格还是很调皮的,在后面经过师傅教练的教导下,我逐渐找到了学习舞狮的乐趣,一直到现在做上了狮头,也从中学会了坚持不懈的品格和一些做人的道理。”



△江溪蔡李佛醒狮团与贝水少林永春醒狮队进行醒狮文化交流活动。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春林 实习生 李梓骞 摄

西江河畔,

江溪蔡李佛醒狮团的精彩故事还在继续。

近年来,江溪村通过打造

“江溪非遗小窗口”

助力鼎湖“百千万工程”,

以“江溪蔡李佛醒狮”

作为鼎湖区非遗传承基地的对外窗口,

让更多人了解及感受到

“广东醒狮”、“蔡李佛拳”

国家非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来源:鼎湖发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