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下棋输了要杀唐俭,对尉迟恭说:“唐俭冒犯了我,我想把他给杀了,明日你上朝参他,这样我就给他定罪!”尉迟恭点点头,说:“明日早朝,臣肯定会好好参他一顿!”不料,次日尉迟恭反悔了!
唐俭早年间掌管禁军,地位尊崇,还成了记室参军,是个难得的人才。
他性格豪爽,忠孝有加,因此备受上级的宠信,而唐俭为了不辜负上级的信任,经常将这些当成自己的
可李渊死后,他的地位一时间有些尴尬了。
李渊和李世民可是出了名的死对头,李世民上位后,又怎么会重用李渊的下属呢?
所以平时唐俭处处小心,唯恐惹得李世民不快。
可说一千道一万,只要李世民看他不顺眼,不管有没有错,唐俭都是“有罪”的,所以李世民一直想要将其处置而后快。
可唐俭名义上来说,又没什么大错,所以李世民不得不暂时将其留下。
然而他的存在如同一根刺一样,在李世民心中深深扎根,无论他做什么,李世民都十分不满。
有一次,李世民和唐俭下棋的时候,唐俭棋高一招,赢了李世民,这让李世民非常郁闷,心中更加讨厌他了。
拿了赏赐后,唐俭谢恩离去,李世民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气的牙根痒痒。
一天,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准备将唐俭彻底铲除,只是还需要一个正经的由头。
于是他找来自己的心腹爱将尉迟恭,说道:“我准备除掉唐俭,他冒犯了我,属大不敬,明天在朝堂上,你参他一本,我好给他定罪。”
尉迟恭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是看着李世民信誓旦旦的目光,他没有开口,而是点了点头就回去了。
第二天升朝的时候,李世民和往常一样,处理了公务。
然而即将退朝的时候,他目光看向了尉迟恭,似乎在等待什么。
尉迟恭却低着头,似乎不愿意说什么。
“尉迟将军,你没有什么想说的了吗?”
尉迟恭虎躯一震,当即抬头看向了李世民,他知道李世民这是在点他,便道:“回陛下,臣无事启奏。”
李世民无奈,只好气呼呼的宣布退朝了。
但是刚回到御书房,他就把尉迟恭叫了过来,怒气冲冲的问道:“你难道忘了昨天我给你交代了什么吗?”
“回陛下,臣记得。”
“那你今天为何不配合我?”
尉迟恭顿了顿,似乎在考虑应该如何解释这件事:“陛下,并非臣有二心,唐俭并无大错,如果贸然进谏,不仅会失去一名忠臣良将,还会上了朝臣的心啊。”
李世民还想再说什么,但是一时间又觉得尉迟恭的话有道理,他自己仔细想了想,片刻之后才平息了怒气,挥挥手让尉迟恭下去了。
李世民毕竟是帝王,他的想法自然不能用普通人的想法来衡量,他必须要时刻将江山社稷放在首位。
他理解,尉迟恭说的有道理,看不惯唐俭不过是自己的个人私欲,如果真的因为这个原因就随便将其处决,恐怕难以服众。
事实证明,后来唐俭也确实是一把好手,顺利拿下了突厥,李世民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唐俭的儿子。
不过后来唐俭似乎也察觉到了李世民的意图,他每天沉迷于声色犬马,经常搜罗四方美酒,叫上几个歌伎连夜喝酒。
他还经常因为喝酒误事,弄得李世民头疼不已,便贬了他的官职,让他告老还乡了。
不过这件事也可能是唐俭的计策,毕竟伴君如伴虎,远离君王,或许才能够善终。
数年后,唐俭因病去世,时年七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