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前后,美国的盟友们态度相当有意思。有个别的,继续头铁挑衅中国,但大部分都寻求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其中英国、日本调转速度最快,最坚定,而欧盟则处于来回横跳,下不定决心,还在看美国眼色。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作为著名的“反华鹰派”,最近没有再挑衅中国了,还多次表态缓和与中国关系。近日冯德莱恩表示,要在与美国的谈判中采取强硬态度,并认为中欧可以达成协议,甚至可以扩大双边贸易和投资关系。这是几天来她第二次这样表态了,看来是真的想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之前欧委会,以及法国、意大利等国卖力推动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无视中国反对和多次谈判的诚意,甚至搞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小动作。在中国针对性采取了反制措施后,现在欧盟担忧可能面临同时跟中国、美国打贸易战的可能。特朗普已经多次扬言要对欧盟加税,还让北约成员提高军费预算,甚至还觊觎作为北约和欧盟成员的丹麦领土。总之,特朗普上来,欧盟没什么好日子过,所以才缓和对华关系,指望借中国来平衡美国影响力。欧盟可能认为,中国会跟以前一样配合他们,但这次他们错了。最近中国的一项重要人事任命,说明了中国态度。
近日南华早报称,前驻法大使卢沙野调任回国后,已经接任中国的欧洲事务特别代表。这个职位是2019年中美关系恶化的时候设立的,说明这个职位是促进中欧关系的。有外交官表示,特朗普卷土重来后,外界本来预期中方会对欧盟展开“魅力攻势”,但卢沙野担任这个职位让人感到惊讶,这是一个不寻常的信号。
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卢沙野的战斗力就知道。他曾在俄乌冲突最激烈的时候,有理有据提出了“波罗的海三国主权未定论”,俄罗斯整个智囊团都没能想到这一招。他还曾在多家中欧媒体面前提到中国电动汽车发展时,敦促欧洲人应该从自身找找原因,不要一味怨天尤人。在谈到中国外交时,他明确表示,中国不能够像过去那样一味的韬光养晦了,“这光也韬不住了,晦也藏不住了,现在成为一头大象了,不可能再躲在树后面。
”卢大使是难得的主动出击的外交官,言辞犀利,战斗力十足。他在这个时候处于这个位置,释放什么信号,是不是大概率比较清楚了,欧盟本以为中国会怀柔,但没想到来了个态度十分强硬的。欧盟现在不止面临双打,俄罗斯也没把欧盟当盘菜了。最近俄罗斯总统普京直言,欧洲政客缺乏立场,照美国意愿行事。即使现在对特朗普颇有微词,但很快会继续对特朗普温顺地摇尾巴。很形象的比喻哈?这也是为什么欧盟越来越被边缘化的原因。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布林肯说的,不坐在餐桌上,就可能在菜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