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谢毅

原标题:镇雄县:2024奋楫争先绘新景 千帆竞发势如虹

走进昭通市镇雄县城乡,目之所及,皆是新气象。城市建设飞速发展,乡村面焕然一新,交通动脉四通八达,赤水河碧波荡漾。镇雄,这个云南第一人口大县产业兴旺、生态宜居、魅力四溢。

久久为功,必有所成。时间见证奋斗,实干书写担当。翻开镇雄县委、县政府2024年工作答卷,砥砺奋进依然是不变的注脚,奋勇争先绘就最美画卷。


2024年,镇雄县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昭通市委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坚持高质量发展硬道理,统筹党的建设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政治建设不断强化,改革任务推进有力,县域经济持续向好,灾害处置有力有序,民生保障见行见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这一年,面对经济持续下行、消费收缩、市场信心不足等叠加冲击,镇雄县主动出击、逆势而上,变被动为主动、化优势为胜势,大抓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实体经济,市场主体总量达到9.38万户,以就业为导向的县域经济平稳向好、韧劲更足,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8%、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7.9%、城乡“两入”分别增长4.5%和8%,经济发展向上向好。

一组组数据折射出镇雄县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与旺盛活力,一个个动能澎湃的项目蓄势待发,活力四射的产业集群蓬勃崛起……足迹所至,目光所及,是镇雄县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全面起势,是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思维竞相涌流。


脱贫成果巩固成色更足

镇雄县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抓实监测帮扶和返乡劳动力监测,推行“四色”分类管理,监测对象风险消除率为73.06%。强化项目建设,提升衔接资金和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资金使用效益,累计投入资金15.56亿元,谋划实施项目183个。坚持转移输出与回引就业同步发力,采取“四化同步”转移农村劳动力70.19万人、“四个一批”回引创业就业5.32万人。招“小商”盘活闲置资产11万平方米,发展帮扶车间40个、培育创业工坊1112个,累计带动创业就业2万余人。高质量承办全省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就业和全省“万企兴万村”现场推进会、昭通市“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试点工作现场会,农业农村部充分肯定镇雄县巩固脱贫成果经验做法,家门口的务工园区、务工车间促农增收做法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报道。


产业培育成“形”起“势”

该县以“10+2”重大项目为引领,加快构建“1+5”产业体系,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产规模持续壮大。竹产业面积达到100万亩,生猪出栏总量突破100万头,辣椒、魔芋等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农业加工企业快速增长,省、市、县农业龙头企业累计达到13户、36户、41户。二产集聚效应凸显。千亿级磷化工园区探矿权成功出让并完成勘探外业作业,推动辣椒竹笋初加工厂建设,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加快升级,启动煤电印染综合利用项目。纺织五金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纺织服装产业园、五金高新产业园一期建成投用,招引企业23户、吸纳就业3876人、带动就业10000人,吸纳创业就业“3个一万人”目标的纺织服装产业园、五金高新产业园、亿联五金商贸城发展初具规模。三产活力不断释放。亿联国际商贸城二期完成建设即将投入运营,赤水源(镇雄)西南大通道供应链中心一期建成投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镇雄段)红军长征步道示范项目基本建成,五德天坑溶洞群景区加快建设,旅居避暑目的地建设实现新的突破。




城乡融合发展更具活力

镇雄县坚持新老联动、主副联动、城乡一体,“书包上的城镇化”加快推进,商品房销售在昭通市“一枝独秀”,城镇化率提升至45.3%。城区主副联动发展。雄富和谐高品质酒店群加快推进,南部新区路网主干道建设基本完成,赤水源森林湖运动公园成为“网红”打卡地。以勒“县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以打造“中国西南五金城”为带动,滇东北粮油食品加工物流产业园建成投用,服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和美乡村更加宜居。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提升人居环境,打造示范村庄32个,赤水河源头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快形成,“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群众的生态福祉。


民生福祉更加可感可及

该县坚持把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6.8%。粮食总产量突破48.7万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荣获省级先进集体称号。“1·22”山体滑坡灾害恢复重建安置点完成建设,推动解决城市建设3098户群众拆迁安置历史遗留问题。探索“四种模式”服务照顾留守老人1万余人。创办全寄宿制“春苗学校”,解决758名孤困儿童教育帮扶问题,暑期集中托管留守儿童2300余名。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和中医药适宜技术进乡村,镇雄县第二人民医院建成投用,县域内就诊率达96.7%。强化“后20%”学生帮扶,引进优质资源全学段合作办学成效显现,高考一本率、本科率分别达19.21%、46.27%,18人被清华北大录取,教育呈现“多点开花、成果喜人”的良好局面。高铁高速带动发展作用逐步显现,“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不断巩固,交通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镇雄县认真落实昭通市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2+5”工作机制,5877名干部下沉一线开展命案防控攻坚,“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有力推进。探索推行“五户联防”“十户联保”“微网格”做法,创新落实乡级“1+5+N”、村级“1+3+N”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全县刑事、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43.2%、38.3%,“一村一警”做法在昭通全市推广。精准运用“1262”和“三查”机制,成功应对21轮强降雨,木卓镇新桥村“单户换守、联户轮守”防汛经验在全省领导干部培训班进行交流并全省复制推广。



生态保护根基筑得更牢

镇雄县坚决落实党中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完成475个历史遗留矿山图斑生态修复,建成卫生户厕55600座、自然村公厕7座,完成赤水河流域136个重点村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赤水河流域农村污水综合治理率达85%,流域内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及以上,乌江、白水江流域综合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申报通过省级评审,赤水河源头生态保护成效被中央环保督察组表扬,赤水河流域治理成效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报道。


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镇雄县纵深推进“清廉云南”建设镇雄实践,强化抓班子、带队伍、正风气,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持续巩固。扎实开展党支部“扩先提中治软”行动,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一线提拔重用干部181名,引进各领域人才1539名。深入实施案件查办“清仓”行动,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经验做法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的推进会上进行书面交流。


“2025年,是脱贫巩固‘五年过渡期’和实施‘十四五’规划‘两个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 重点任务是坚决做到‘六个全力、六个推动’。”镇雄县委书记肖顺兴介绍,

一是全力巩固脱贫成果,持续强化监测帮扶,抓实产业就业增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乡村建设迈出新步伐;

二是全力壮大产业体系,做大农业强基础,做强工业提质效,做优文旅增活力,推动县域经济取得新成效;

三是全力深化城乡融合,强化县城品质提升,打造以勒县域副中心,错位发展特色集镇,推动主副联动形成新格局;

四是全力抓实生态保护,全域推进抓污染防治,聚焦源头抓保护治理,立足资源抓生态转化,推动生态文明再谱新篇章;

五是全力增进民生福祉,提高教育发展成效,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强化“一老一小”关爱,推动民生改善结出新硕果;

六是全力强化基层治理,构建“大党建”体系,坚持“全领域”治理,落实“大安全”要求,推动风险防范实现新突破。

镇雄微生活本地生活便民服务平台





平台使命:服务镇雄,传播镇雄!

小编微信:13095203192

法律顾问:云南民定(镇雄)律师事务所

法律咨询电话:15096831132、13887098448

查看更多信息请上镇雄微生活APP

各大手机应用商城搜索镇雄微生活即可下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