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作为幸福产业的典型代表,影响力与日俱增,已然成为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
2024年,习水获评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称号。全年共接待游客1373.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9.79亿元。本地市民和域外游客旅游热情持续增长,文旅新场景和新活动不断涌现,彰显出习水文旅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充沛活力。
坚持活动带动,点燃文旅融合“强引擎”
夜幕降临,习水飞鸽生态旅游度假区寨坝镇两路广场缤纷的灯光亮起,游人如织,比白日里更加热闹。熙熙攘攘的人群簇拥在演出场地,有的拾阶而坐,有的来回穿梭寻找最佳视角,有的兴奋地挥舞手中荧光棒,观看演出。
寨坝镇云岭翠湖旅游度假区项目。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活动实在是太丰富啦,大家都特别喜欢,我们小区的游客还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歌舞,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来自重庆的王阿姨说,自己每年夏季都会来寨坝镇住两个月,在这里,不仅能享受宜人的气候,避开重庆的炎炎烈日,还能参与各式各样精彩纷呈的活动,让她在这个小镇度过的时光充满了温暖和欢乐。
2024年寨坝镇两路矿场举行的文化旅游消费季活动。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一个月前落下帷幕的“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第六站)”吸引了上千名参赛选手齐聚习水土城镇。以体育赛事为媒,这场体育盛宴为土城古镇冬日旅游带来了赛事专属人气,当地的酒店民宿、餐饮、农特产品销售店等逐渐呈现出热闹的消费场景,也进一步提升了习水土城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苕汤圆是土城镇的特色小吃,赛事期间,售卖苕汤圆的商户刘彬每天都要忙到晚上12点多,虽然累点,但看着越来越鼓的腰包,心里别提多美了。“今年这儿举办了4场大型体育比赛,比赛前一晚,我还特意加班赶制了1000余个苕汤圆,以满足参赛选手和游客的购买需求。”刘彬介绍,平时店铺就卖600多个,比赛期间一天能卖到1200多个,大家吃得开心,夫妻俩也更有动力了。
在土城景区举行的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第六站)。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古镇土城景区依靠文旅活动的举办,挣到钱的商户不在少数。近年来,土城正慢慢成为户外运动赛事的热门赛场,各类IP赛事接连举行,赛事“流量”不仅释放出旅游消费的新动能,掀起一波波旅游消费热潮,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土城的独特魅力。
据统计,2024年,习水共举办了赤水河谷九月九・遵义市第二届酱酒节、“凉风徐徐到习水”2024年清凉习水文旅消费季、中国・贵州古村跑(土城站)等文旅活动83场次,引进国内主流媒体录制《三餐四季》《大美中国・趣游习水》等综艺节目,让习水的文化旅游魅力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示与传播。以红、绿为媒的“双向奔赴”,成就着一张张动人的笑脸、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一份份难忘的记忆,成为了习水积极打造文旅融合品牌的生动实践。
聚焦项目升级,打造文旅发展“新地标”
贵州自然谷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土河荷塘苗乡景区)位于习水桑木镇土河村,这里自然风光优美,民俗文化浓郁。基地占地约500亩,建筑营地约8000平方米,由贵州自然谷研学旅游公司运营、管理。基地不仅是国家级AAA景区,也是遵义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4年,经过全方位改造升级,同年4月30日项目启动运营,可为习水县内外提供餐饮、休闲、娱乐、亲子、研学等一体化服务。
土河荷塘苗乡基地门楼。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贵州自然谷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升级改造后就承接了遵义市第二届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在这里,孩子们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劳动世界的大门。
在木工坊里,他们紧握着刨子、锯子,全神贯注地雕琢着手中的木材,木屑飞扬间,一件件充满童趣与创意的小物件逐渐成型,每一道划痕都凝聚着他们的专注与坚持。
烹饪区更是热闹非凡,孩子们系上围裙,摇身一变成为小厨师。他们分工协作,在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中,一道道充满爱的美食新鲜出炉。那一张张洋溢着自豪的笑脸,仿佛在诉说着劳动带来的满足与快乐。
此次竞赛,不仅是技能的比拼,更是孩子们成长的见证。在自然谷的每一寸土地上,他们挥洒汗水,收获知识,领悟劳动的价值,在劳动实践的广阔天地里茁壮成长。
贵州自然谷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土河荷塘苗乡景区)。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随后,贵州自然谷研学基地还承办了多次县内外中小学举行的研学活动,特别是“悦享21℃清凉・探秘荷塘苗乡”活动的举办,让该基地声名远扬,成为了学生和游客们心中的研学、旅游必到打卡点。
据了解,2024年以来,习水聚焦项目建设,健全完善产业要素。全力推进“旅游+”多产业融合,先后打造了土城1935精酿啤酒坊、寨坝避暑旅游休闲街区、贵州自然谷研学基地等新业态,这些新业态的蓬勃发展,不仅丰富了习水的旅游产品供给,满足了不同游客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还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为当地居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居民收入,有力地推动了习水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实施服务提升,筑牢文旅品质“压舱石”
在土城景区,一系列精心修缮后的改变悄然发生,让游客眼前一亮。旅游厕所经过翻新,不仅外观与景区整体风格相得益彰,内部设施更是一应俱全;标识标牌也焕然一新,更加醒目且导向明确,为游客的游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些贴心的便利设施,全方位地为游客带来了优质、舒适的旅游体验。
土城景区。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2024年以来,习水紧紧围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这一核心目标,大力实施旅游服务“三大行动”,从基础配套、市场规范、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发力,持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力求为每一位游客打造难忘的旅游体验。
在基础配套提升行动方面,习水投入资金137.21万元,对土城景区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修缮。同时,积极推进赤水河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整改提升工作,致力于打造更加高品质的旅游度假环境。此外,习水还在寨坝、土城等高速路口,精心设置了旅游服务站,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提供一站式的贴心服务。
土城景区夜景。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行业乱象整治行动方面,习水始终保持对旅游市场的高度关注,2024年累计检查450余家次,发现整改一般安全隐患167条,发现并整改重大安全隐患2条,确保市场秩序井然。
在人才强旅行动方面,习水对全县旅游景区、宾馆酒店、乡村民宿等一线从业人员展开了“全覆盖”培训。2024年,共开展旅游服务质量专题培训22场,累计培训人数3116人次。通过这些培训有效提升了旅游从业者的服务水平,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习水旅游服务的专业与热情。(张川、张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