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
港珠澳大桥客流量
多次破纪录,连创新高,
大湾区居民相互“串门”一片火热,
其中珠海因年味足、
交通和通关便利,
吸引众多港澳居民前来
走亲访友、赏民俗、逛景点、购物……
而节后首个工作日,
广东省、珠海市高质量发展大会
相继召开,
珠海迅速“热启动”,
以“开年即决战,
起步即冲刺”的精气神,
掀起项目建设“大热潮”,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央媒、省媒这样报道珠海
珠海年味足
吸引众多港澳居民前来过节
港珠澳大桥客流量连创新高,珠海年味满满吸引众多港澳游客前来过春节……湾区居民在春节假期相互串门,走亲戚、赏民俗、逛景点,呈现出一派路畅、人兴、财旺的景象。
《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港珠澳大桥“一桥连三地”,持续带热粤港澳大湾区春节“跨境游”。据边检部门统计,1月28日(除夕)至1月31日(正月初三)期间,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境客流超45.4万人次,车流超6.9万辆次,较去年春节假期同期分别增加22%和32%;其中,1月31日出入境客流达15.6万人次,刷新大桥开通以来单日新高。其中,港澳游客占口岸总客流超六成。
点击视频查看《新闻联播》报道▽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日报》报道▽
《人民日报》《新闻联播》报道,据拱北海关统计,自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开通至2024年12月,经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总值累计已突破1万亿元。随着当地持续发力建设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大桥进出口活力日益迸发。
点击视频查看《新闻联播》报道▽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日报》报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央视报道,2月1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再迎出入境高峰,单日出入境客流首次突破17万人次,车流首次突破2.5万辆次,两项数据均创下口岸开通以来的单日历史之最。春节期间,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等“超级工程”效能进一步显现,助力大湾区实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深度融合迈上新台阶。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
2月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大年初一,来自珠海、江门、香港、澳门的醒狮队齐聚在珠海金湾区。香港游客叶欣欣说:“港珠澳大桥建成后,我们来往内地更方便了,在珠海看到舞龙舞狮表演很开心,很有过年的味道。”随着“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等便利通关政策推进,港珠澳大桥凭借“一桥连三地”的交通优势,成为春节期间内地及港澳居民跨境出行的热门通道之一。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
央视报道,在珠海金湖公园,来自江门的舞龙队和珠海金湾的舞鹤队以及港澳的舞狮队齐聚,给现场市民及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表演。在珠海市金湾区伟民广场,来自港澳的舞狮队和珠海本地的舞狮队同台共舞、恭贺新春。
点击视频查看央视报道▽
2月5日,《人民日报》发布报道《春节假期广东接待游客8000多万人次 旅游收入745.3亿元》,其中报道称,珠海市金湾区金湖欢乐世界等景区开启营业,为春节假期游玩提供更多选择。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日报》报道▽
福从头起,尾随如意,今年春晚的吉祥物“巳升升”一亮相就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央视记者采访春晚吉祥物“巳升升”设计团队——来自珠海的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的师生们,了解设计背后的故事。
点击视频查看央视报道▽
1月28日,央视报道,“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落地实施后,极大方便了粤港澳之间的往来。不少港澳同胞驱车“北上”,到大湾区选购食材,准备制作团年大餐。在珠海市白藤头水产批发市场,人们早早地前来选购做大餐的海鲜食材。
点击视频查看央视报道▽
央视报道,春节期间,在珠海莲洲镇莲江村,百家宴热闹开席,村民游客围坐一起赏花海、品美食、话家常,年味满满。一道道佳肴,一声声问候,莲江村的百家宴溢出的乡村烟火气吸引了不少游客参与其中。
点击视频查看央视报道▽
2月5日,《南方日报》报道,行花街、赏非遗、买生鲜、游海岛……春节期间,许多港澳居民选择入境广东过大年,在一系列特色活动中感受浓浓“年味”。作为“澳车北上”“港车北上”首站,珠海通过举办年俗活动、出台促消费措施等,助推零售、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全线“飘红”,消费市场“热气腾腾”。
点击图片查看《南方日报》报道▽
《广东新闻联播》报道,随着港澳与内地的跨境交通和通关更加便利,越来越多的港澳居民选择到珠海购物消费。春节期间,珠海各大商超里,传统的年节佳肴、老字号特色年货琳琅满目,每一处货架前都有不少顾客在挑选,其中不乏港澳顾客。
点击视频查看《广东新闻联播》报道▽
2月7日,《人民日报》报道,“这是我们在横琴澳门新街坊买房后的第一个春节,小区里挂上了红灯笼,节日氛围很浓。”在广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门新街坊,澳门居民区永辉和家人对新的社区环境很满意……澳门新街坊在医疗、教育、政务、交通等领域全面推动琴澳规则衔接……澳门新街坊的“跨境便利”,已经转化为澳门居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日报》报道▽
央视报道,“一签多行”政策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截至1月31日,超1.6万人次使用“一签多行”签注经广东横琴口岸入出澳门。据了解,持“一签多行”签注旅客集中在周末、节假日出行,“一签多行”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方便横琴居民前往澳门旅游消费。
点击视频查看央视报道▽
央视、新华网报道,《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支持澳门青年就业暂行办法》2月1日起实施,符合条件的澳门青年,年龄满18周岁至45周岁的,在合作区就业,可按每人每月4000元人民币的标准申请就业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6个月;已在合作区就业且符合条件的澳门青年,参加由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公布的备案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展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取得相应证书,可按广东省相关政策文件标准申请配比30%的一次性补贴。
点击视频查看央视报道▽
年后开工
珠海“热启动”
“新春第一会”上政企共谋高质量发展新图景,各区(功能区)掀起重大项目“签约潮”“开工潮”,含金量十足的新政策密集发布……岭南春来早,珠海“热启动”被媒体关注报道。
《南方日报》《广东新闻联播》报道,2月5日,珠海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2025年,珠海预计投产104个重大项目,总投资867亿元。一季度,珠海拟签约234个产业项目,签约投资额671.93亿元;全市集中开工222个项目,总投资1044亿元。
点击图片查看《南方日报》报道▽
《南方日报》2月5日推出《高质量 立潮头》特刊,刊发了《珠海:布局未来赛道 冲锋万亿城市》,报道称,回顾刚刚过去的2024年,珠海有力推动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的跃升。经济体量迈上新台阶的背后,珠海加速开辟未来产业新战场,力推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创新“三新”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爆发出蓬勃生命力。朝着万亿级城市目标前进冲锋,珠海改革攻坚、加力提速。
点击图片查看《南方日报》报道▽
《南方日报》报道, 乙巳蛇年首个工作日,珠海正式推出新来珠青年人才住房“一免两减”新政,以全国综合力度最大青年人才保障住房新政展现招才引智的满满诚意。珠海实施“一免两减”新政背后,正是广东求贤若渴的“解渴之招”,也是这座拥有“识才爱才、敬才用才”底蕴城市所练就的人才功夫,更是珠海跳起摸高、加速迈向万亿之城的主动作为。
点击图片查看《南方日报》报道▽
2月5日,《南方日报》报道,为跑好开年“第一棒”,珠海金湾区紧盯第一季度出台“开门红”工作方案,围绕大力提振消费、加速项目落地、发展文体旅商等10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措施。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奋力打造成珠西都市圈的“核心区”和大湾区产业联动发展的“先行区”。
点击图片查看《南方日报》报道▽
2月6日,《广东新闻联播》聚焦广东各地开工项目建设热潮,其中报道称,在珠海金湾区,2025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5日集中开工,2025年珠海金湾区共有74个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479.37亿元。
点击视频查看《广东新闻联播》报道▽
2月5日,《南方日报》报道, 全力建设珠西科学城、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发展未来产业……珠海高新区正加速打造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雄厚家底和亮丽名片,以“再造一个新高新”的雄心壮志,探索新经验、争当新标杆、力促新发展。
点击图片查看《南方日报》报道▽
2月6日,中国科技网报道,近日,全球首台套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撬装装置在珠海试运行成功。该装置由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设计研制,其试运行成功标志着中国海油在加快培育发展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上取得新进展。
点击图片查看中国科技网报道▽
一年春作首,奋楫正当时。
让我们一起
共赴这个崭新的春天。
整理/珠海发布 明敏
制图/珠海发布 金阁
封面图/珠海发布 梁冠贤
编辑/明敏
责任编辑/蓝辉龙
三审/孟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