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高管大调整
蚂蚁集团又有新动作。
2月7日,多家媒体报道,总部位于新加坡的蚂蚁国际宣布任命现任首席产品官杨江明为首席创新官。
在任命杨江明之前,蚂蚁国际还曝出另一则重要人事变动,即蚂蚁集团副总裁兼蚂蚁国际首席技术官王晓航(花名:达杭)已正式离职。且他的离职被外界形容为“颇为突然”。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梳理,蚂蚁集团分为两大业务线,主营业务和创新业务。
主营业务包括数字互联、数字支付、数字金融;创新业务包括蚂蚁国际、蚂蚁数科、OceanBase(分布式数据库)。
据悉,王晓航原本是主营业务线中蚂蚁财保事业群的首席技术官。2024年12月,蚂蚁集团总裁韩歆毅曾向全体员工发布邮件,宣布了以支付宝为主的公司组织架构升级。伴随架构调整的是人事调整,王晓航的职位,从原财保事业群首席技术官,变为蚂蚁国际事业群首席技术官;原蚂蚁国际事业群首席技术官云出,则接任财保事业群首席技术官。两人职位进行了对调。
但仅仅距离王晓航职位调整两个月,他就从蚂蚁国际离职了。《财经天下》向蚂蚁方向询问其离职原因,未获回应。
目前,在蚂蚁国际官网上,已显示蚂蚁国际首席创新官为杨江明。在王晓航离职后,首席技术官的位置暂时空缺,媒体分析称新任首席创新官杨江明将临时承担起带领技术团队的责任。杨江明有在Airbnb、微软等工作经历,一直从事支付与电子商务相关领域的工作。
▲蚂蚁集团官网截图
新任职的他表示:“蚂蚁国际将继续在创新前沿进行投资,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日益复杂的全球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增长。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推动跨境支付和结算的成本和效率边界;为中小企业在支付、贸易和金融服务方面提供尖端技术解决方案;并通过跨境旅行的新智能技术彻底改变用户体验。”
蚂蚁集团起步于2004年成立的支付宝,最初作为淘宝网的担保交易工具,解决网购信任问题,随着金融生态的扩张,支付宝慢慢发展成蚂蚁集团,并在新加坡设立了蚂蚁国际总部,为其扩张国际业务提供支撑。目前,蚂蚁国际在全球拥有30多个办公室。
早在2016年10月,蚂蚁集团总裁井贤栋接替彭蕾出任CEO一职时,就宣布了未来蚂蚁集团发展的三个方向,其中一个方向是国际化,“未来(蚂蚁集团)的愿景是,四年内,蚂蚁集团的用户50%在海外,50%在国内;未来9年,可以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
2024年3月,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发布全员信写道,蚂蚁国际董事长、CEO分别由井贤栋、杨鹏担任。井贤栋作为蚂蚁集团董事长,亲自挂帅蚂蚁国际,足以看出蚂蚁集团对于国际市场的决心。
蚂蚁国际官网显示,其主要发展里程碑包括:2015年推出从服务中国游客出境支付的Alipay+、2022年在新加坡成立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数字银行“星熠数字银行 ”(ANEXT Bank)、2024年Alipay+支持境外钱包进入中国市场服务等。目前Alipay+已经在全球66个市场,链接了16亿消费者及9000万+商户。
02、大模型混战下的蚂蚁布局
回到王晓航身上来,离职蚂蚁国际后,王晓航的新去处尚且不知。
有接近蚂蚁的业内人士推测,从主营业务线中调整到创新业务线的蚂蚁国际的那次岗位调整,或是促使其离职的关键因素,甚至可能成为直接导火索。
如果从字面上看,主营业务相比创新业务,之于蚂蚁的核心地位更重。纵然蚂蚁在发力创新业务中的国际市场,保住主营业务的基本盘仍是最重要的事情。
那么问题来了,王晓航在主营业务线取得了哪些成果?
公开资料显示,王晓航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曾任职百度百付宝首席架构师及谷歌支付部门高级技术经理。
近两年,各家大厂竞逐大模型,在行业掀起的“百模大战”中,就有王晓航的身影。在网络上以蚂蚁、王晓航为关键词搜索,出现的有限信息,几乎都与蚂蚁大模型有关。
2023年9月,蚂蚁集团在上海“外滩大会”上发布了自研的蚂蚁金融大模型,以及基于金融大模型能力的两款产品:C端智能金融助理“支小宝2.0”与B端智能业务助手“支小助”。
彼时,王晓航作为蚂蚁金融大模型负责人,接受财新网专访,讲了一些行业看法。
他称,对于OpenAI来说,用户增长放缓是事实,早期爆炸式增长不是可持续的。OpenAI需要从一个超级App转化成一个超级生态,给所有人创造增量价值,才能摆脱增长的焦虑,这是一个商业的必然。
在他看来,大模型落地最成功的产业有两类,一类是创造型产业,比如设计、文娱、游戏;另一类是高知识密集型行业,比如金融、医疗、法律。
蚂蚁金融大模型问世之后,2023年年末,蚂蚁百灵大模型完成备案,基于百灵大模型的多款产品陆续完成内测。
关于蚂蚁百灵大模型的更新消息发生在2024年7月,蚂蚁集团公布其自研百灵大模型最新研发进展:百灵大模型已具备能“看”会“听”、能“说”会“画”的原生多模态能力,可以直接理解并训练音频、视频、图、文等多模态数据。
此后,蚂蚁百灵大模型再无重大消息。
当前,国内市面上较为知名和流行的大模型产品有月之暗面的Kimi、字节跳动的豆包、百度的文心一言。每当一个新产品出现,网络上就会掀起一阵轰动。今年春节的黑马DeepSeek,更是火出天际,短期内大量用户涌入,DeepSeek甚至被挤到“宕机”。
但提到蚂蚁百灵大模型,大众的认识度却并不高。随着王晓航离职,蚂蚁百灵大模型的未来发展也颇受关注。而蚂蚁国际首席创新官杨江明,也将接受国际业务新的挑战。
(作者 |陈大壮,编辑 |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