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2月10日讯(记者 李明明)小米集团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

近日,坤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坤维科技)宣布已完成B轮融资,参与投资的机构包括小米产投、舜宇产业基金、深创投、高瓴创投等,同时其注册资本由约405万元人民币增至约431万元人民币。

据悉,本轮融资后,在现有六维力传感器1.5万台/年标定能力的基础上,坤维科技将继续新建3万台/年的标定能力。

作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传感器产业近年发展迅速,那么,传感器企业的盈利契机何时到来?对此,坤维科技副总经理顾慧昕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预计传感器企业在今年或2026年可以实现盈利,尤其今年是关键年,多家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如果能顺利量产,将会快速推动传感器产业实现盈利。

致力于六维力传感器赛道

坤维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致力于提供高精度机器力觉传感器(六维力传感器)及力控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智能力觉传感器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技术推广,开发面向机器人及其他智能装备行业的力觉传感器产品等。

从产品层面来看,坤维科技目前有六维力传感器、关节扭矩传感器、单轴力传感器、高精度数据采集模块、运动力台等产品矩阵,可基本覆盖协作机器人应用场景、小负载六轴工业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

“近两年公司已与国内人形机器人赛道头部企业均建立了业务合作,部分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力觉感知传感器产品已量产。” 坤维科技方面透露。

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迅速扩张,六维力传感器作为其关键部件,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种传感器能够实时测量和反馈三维空间中的六个独立力和力矩分量,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精密装配、航空航天、医疗设备以及科研实验等领域。

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27年中国市场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超过15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45%;销量有望突破84000套,复合增长率超过60%,其中机器人行业销量有望突破42000套。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国内在六维力传感器领域表现突出的企业,主要有柯力传感、昊志机电、东华测试、坤维科技、宇立仪器、蓝点触控等。

此外,柯力传感是智能传感器行业的领军企业,主要研制和生产各类型物理量传感器,以及不同工业物联网系统及多场景应用解决方案;广州昊志机电是行业的中高端数控机床及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领域的核心功能部件产销企业。

小米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坤维科技成立后经历了8轮融资,此前投资方有毅达资本、无限基金SEE Fund、晨晖创投等,本次投资方的阵容依然亮眼,其中,小米产投和舜宇产业基金均为产业资本,深创投、高瓴创投等为国内外知名风投机构,可见产业上下游对坤维科技发展前景的看好。

小米集团在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的布局较为广泛,涵盖了核心零部件、技术研发、本体制造以及应用场景等多个领域。

在上游核心零部件领域,小米通过投资布局了多家传感器相关企业。例如,小米旗下投资基金入股了坤维科技,该公司专注于六维力传感器的研发。此外,小米还投资了多家激光雷达企业,如禾赛科技,其激光雷达产品已应用于小米汽车。

芯片方面,小米与全志科技合作,后者为小米的仿生四足机器人“铁蛋”提供芯片支持。

其他零部件方面,小米通过投资和合作,布局了减速器、电机等零部件领域。例如,小米智造基金投资了位于苏州的塑料焊接公司凯尔博。

在中游本体制造的人形机器人领域,小米是制造厂商之一,其人形机器人产品在设计、制造和测试环节均有所布局。此外,小米还投资了小雨智造,该公司专注于大模型智能焊接机器人。

高瓴创投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主要聚焦于具身智能赛道,其投资版图涵盖了从底层核心技术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形成了完整的生态闭环。

感知层方面,高瓴创投投资了千觉机器人,控制层投资了富兴机电,其为国内领先的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研发制造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领域。

而在本体层,高瓴创投出手了思灵机器人、智元机器人、星海图等。

舜宇产业基金始创于2017年初,依托全球光学光电龙头企业舜宇光学科技集团,引入多家外部知名LP,投资于光学光电大赛道中具有技术前瞻性、产品化能力突出的早期优秀科技公司,并有选择地布局舜宇产业生态圈中的成熟企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