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刀99



电影《哪吒2》,搅动了2025蛇年春节档。

影片中融入的川普、火锅、三星堆等诸多川渝元素,引发热议。

特别是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操着一口流利的“川普”,如开心果一般为人们喜爱:

如“大欺小,癞疙宝”;重庆也有说“大欺小,屙疙蚤”的;

又说“小欺大,没文化”;重庆也有说“小欺大,不害怕”的;

“你打我撒”“暂时的哈”“啷个嘛”“两个胎神”……

太乙真人搞怪的四川腔,为影片贡献了诸多笑点,也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回到“胎神”这个词。

在重庆话里,它还有延伸,如“这崽儿胎喝喝的”,“这崽儿胎得很”。

我不知道现在年轻人还用不用这个词,反正重庆的老崽儿都懂它的含义。

“胎神”是个贬义词,主要用于状人:形容言行怪异、假正经、装、道貌岸然、不讲义气、做事没谱等。

即便状人,其含义也很复杂,得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体会。

“胎神”已经很少听到了。没想到80后的饺子把它翻出来,让我在影院里差点笑出声。

久违了,很亲切。看来它仍在川渝通用。

(小刀99/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