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达)为保障工程工期和建设连续性,今年春节期间,海太长江隧道江南段建设人员坚守一线,紧锣密鼓进行基坑开挖作业,单日平均出土量可达3000立方米。当前,江南段接收井和明挖隧道稳步开挖,工作井开挖深度已过半,明挖隧道即将进入主体结构全面施工阶段,预计今年6月底前完成工作井底板封底,今年年底前完成整个主体结构施工。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月8日,海太长江隧道(公路部分)南接线工程中标单位见面会在苏州召开,标志着该工程进入施工实施的准备阶段。省交建局海太长江隧道建设指挥部现场指挥长崔佳,副指挥长舒晓峰、缪文雯,总工程师余雪娟及相关处室负责人,苏州市高速公路建设现场管理机构相关同志以及施工、监理、质安中心、绿色中心等中标单位代表参加会议。会上,市现场管理机构围绕人员架构、建章立制、施工计划、施工准备、分包管理、资金管理、档案管理、党风廉政等方面,对中标单位提出具体工作要求。随后,省交建局海太长江隧道建设指挥部提出监管工作要求,并强调各单位要提前谋划、规范管理,加强党建引领,确保项目安全优质高效推进。最后,各中标单位代表逐一作表态发言,表示将充分调动公司资源,严格按照工程要求,高标准地推进项目建设。
海太长江隧道位于江苏长江入海口区域,北起南通海门区,南至苏州太仓市。工程线路全长39.07公里,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标准,设计速度为100公里每小时。
作为《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和《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规划》重点推动建设项目,也是江苏“十四五”重点推进的过江通道项目。项目路线起自与G40沪陕高速交叉设置的天补枢纽,向南以隧道形式越江后止于与G4221沪武高速交叉设置的支塘枢纽,全长39.07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基宽度34.5米,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I级。其中,南接线长12.161公里,设置互通2座,分别为碧溪互通和支塘枢纽互通。南接线批复概算58.05亿元,其中建安费26.23亿元。
海太长江隧道计划于2028年基本建成。建成后,可以有效分流苏通长江大桥的流量,对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优化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推动沿江城市群跨江融合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苏州市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