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革命年代,家家户户的青年都想着参军入伍,贡献力量。特别是到抗日战争年代,百姓的生活充满危胁,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他们更得保家卫国。
我们常说“满门忠烈”,而这一家三兄弟都参了军,虽然他们的条件各不相同,但都在各自的队伍中发挥出色。
战场形势千变万化,兄弟三人一别就是十多年的时间,再见面大家早已褪去了稚嫩,独当一面。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皆是我军少将,他们都是谁?有着怎样的经历?
戴克林将军
首先他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戴克林将军,他也是三兄弟中最年长的一位。
他是湖北黄安人,也就是革命英雄尽出的革命之地。1913年出生的戴克林,十三岁就在童子团当起了大队长,从小他就有责任心,人小但能力却不小。
即使是在童子团,他就有很多的奇思妙想。如将儿童团组织成少年农民自卫军,只要是大人们坚持的,他一样能坚持下去。
然后他们人人手握棍棒,利用空闲时间进行操练,并且每天都不耽误。
到了十六岁,戴克林终于达到要求进入红军部队,或者说是进入他心心念念的队伍,由此他的革命生涯开始,而这何尝不是艰苦的一段。
在红四方面军,戴克林的职位逐渐提高,但革命形势不容乐观,他因此负伤,甚至经历多场恶战。
抗战开始后,他进入新四军部队,已经是连长、侦察参谋等职务。必要时候组织对他委以重任。
1940年,戴克林跟随谭震林将军展开行动。他们一度可以说是在敌军的眼皮子底下做事,凭借自身作战经验,终是躲过了敌军的种种盘查。
后来他担任第一支队支队长,当时日军来犯,他无疑临危受命。
他勇敢作战,亲临前线指挥。日军来势汹汹,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我军火力一样猛烈,最后敌军想都不敢想,还是被我军打懵。
届时两军进入僵持阶段,在二支队的支援下,敌军只能是被我军击退。
还有孟良崮战役中,戴克林将军率部展开的是危险的穿插任务,他们深入敌军,冷静应对,尽管敌军发现问题,他们依旧不慌不忙,等反应过来,我军只能说已经强行通过。
而后就是330高地,是各方争取之地,我军自然不会不闻不问,在敌军的猛攻下,一度险些失守。
戴克林则担起重任,带着一营的兵力便反复冲锋在前线。敌军多次进攻,他们便多次杀敌,不论形势如何变化,他都不肯后退一步。
不管敌军的火力如何猛烈,戴克林都不动声色的观察着,并对队伍做出指挥,最后这一高地自然被夺回。
不过敌军不肯放弃,尽管高地后来又被占去一半,戴克林依旧能够率部将其夺回,一场场激战,他的能力逐渐被认可,后更是我军师长。
多年革命斗争,戴克林负伤多次,他始终坚持着革命斗争,即使新中国成立后,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他则是志愿军师长,入朝参战,并在艰苦的战场上开始一场场激烈的战斗。
回国后,奔赴全新的岗位,1964年他被晋升为少将军衔。
堂兄弟戴克明
戴克林的堂兄弟戴克明也是我党一员。戴克明要比戴克林小两岁,但1929年就加入我党。
戴克明的革命之路要与戴克林走的不同,红军时期他做过县委书记,还有到南方经历三年游击战争。如此两兄弟虽然都在红军部队,但在不同的革命任务中,想要有见面的机会,只能说少之又少。
抗日战争时期,他在新四军第四支队,担任过电台警卫队队长等职务。解放战争中,主要是队伍政治委员,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位,与戴克林不同,但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在江西军区宁都军分区担任副政治委员,后来在步兵学校展开工作,他依旧担任政治委员乃至校长等要职。
总之,戴克明也是革命的一生。从1929年参与革命后,据说两兄弟在1939年才得以再次相见,褪去了稚嫩,甚至两人因为革命名字也有了变化,再见面,他们竟不相识。
当时他们都在新四军部队,只是一个在四支队,一个在三支队。一次会议,两人都有参与,到达后,他们被安排到一个屋子里居住。
都是为革命而战的战士,两人不仅都姓戴,名字还就差一个人,不知道的人自然而然可能就会将他们当作一家人,最初两人可以说都觉得奇怪。
这不一见面,两人就有了共同语言,并像是在互相试探着。当得知都是湖北人时,他们的关系显然更近了一些。
戴克林说的越来越多,他是黄安人,并还有堂弟参加革命的事情说出后,戴克明越来越坚信这是他的“道驹哥哥”。
而戴克明此前也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道奎”。两兄弟因此互相相认,虽然他们知道彼此都在红军,但在不同的部队,见一面是何等的不容易,而不得不说,他们即使更改名字,还是想到了一块去。
而在革命斗争中,戴克明也立下赫赫战功。中原突围中,戴克明所率部队经历重重困难,战斗多日,战士们早已筋疲力尽,不仅环境恶劣,就是他们的粮食都严重不足。
时间久了,战士们得不到好的休息,病号增多,掉队的成员也是逐渐增加,戴克明没有放弃任何一员,想尽一切办法鼓励着他们,最后终胜利突围。
更巧的是1964年戴克明也被晋升为少将军衔。
表兄弟程启文
除了戴克明,戴克林还有一个表兄弟名叫程启文。
程启文相较于其他两个兄弟,加入我党的时间要稍晚一些,1932年才得以转入我党。
红军时期,他是红二十五军一员,主要在其中担任宣传员和巡视员等工作。他参加了艰苦的长征之路,并勇敢的坚持了下来。
抗日期间,他也在新四军第四支队,只是他是政治部一员,并担任总务科科长等职。
解放战争期间,程启文主要在东北展开战斗,他是东北松江军区哈东军分区参谋长,后来还有担任副司令员、副师长等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在军分区参与建设任务,后还有到解放军体育学院担任要职。
虽然他加入我党的时间,在三兄弟之中最晚,但1961年,程启文就晋升为了少将军衔。
结语
战场上,无论是戴克林,还是戴克明、程启文,他们都英勇无畏,兢兢业业。出色完成着自己的工作,为革命做出自己的贡献。
他们受革命思想影响,为我军革命事业挺身而出,他们同样是一代英雄。